在九芝源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一栋栋白色的大棚,根据以往经验,这些明明是水稻育秧大棚呀,蘑菇种在哪里?看到记者的疑惑,项目负责人赶紧为记者答疑解惑,原来,这个食用菌生产项目就是利用春季的水稻育秧大棚来进行生产的,这些大棚春季育秧,然后就被二次利用种植菌类。这样不仅节约成本,大棚内的环境也十分有利于蘑菇的生长。
进入大棚,一个个白色的菌袋整齐摆放成半人高的小堆,一簇簇灰白色的平菇正在茁壮生长。这对于没有见过蘑菇生长的记者来说十分有趣和新奇,手指按在蘑菇上感觉非常结实、平滑,这些平菇的品相普遍比市场上的要优良许多。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这些蘑菇一天一采,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市场上,这样形状好又新鲜的蘑菇十分受消费者欢迎。
随后记者又来到对面的香菇大棚,这里的景象截然不同,菌袋都是竖着半埋在地下,只露出上部出菇,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这样的生产技术叫做仿野生反季节香菇定位出菇,努力模仿野外环境下香菇生长的环境,而且从10月份开始一直可以采收四个月,确保严寒冬季也能有本地的新鲜的香菇输入市场,带来可观收入。记者看到,这个大棚内的香菇刚刚采收完,只剩下一些拇指粗细的还没有长出伞盖的小香菇,记者急于看看仿野生香菇的“模样”,项目负责人不无兴奋的告诉记者:别看这些蘑菇现在很小,明天早上就可以长出四个手指那么宽的伞盖,就可以收获了。每个这样高产的菌段一共可以出八茬两斤多香菇,每天都有新香菇长出来,可以不停的采收。工人们搬来一筐早上刚刚采收的香菇,可以看到香菇颜色呈棕褐色,每一个都圆润无疤,结实肉厚。
目前,这个项目共有60栋大棚,菌袋160万袋,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利润可达30%。未来还将建设生产示范大棚100栋,年生产菌袋1200万袋。规模有了,那么这个项目的“工厂化”概念又体现在哪里?项目负责人又带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6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目前该车间主体工程已经结束,并已购置设备15台(套),600平方米的食用菌研发中心也正在建设中。然而这还只是这个项目初期的规模,该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将建设日产12吨白金针菇生产线1条,食用菌深加工包装生产线1条,600吨冷藏保鲜库1座,总面积6000平方米的综合配料、拌料分装、高压蒸汽灭菌等生产车间7个,项目达产后,将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税金860万元。一条完整的蘑菇研发、种植、加工产业链即将在这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