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隆里古城返乡农民工合办竹荪基地喜获丰收笑开颜
石福涛 摄
石福涛 摄
金秋时节,贵州隆里古城东门城外50亩竹荪基地已进入高产期。每当人们走进隆里古城东门城外时,一股竹荪香味就随风扑鼻而来,种植基地上一朵朵大而肥的竹荪就像一把把白色的小雨伞,四五位群众正忙于采收,个个脸上流露出一种丰收的喜悦。
竹荪基地老板王作鹏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他高兴地向笔者说起了他的“竹荪经”,十多年在外打工的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朋友也多,通过网上了解到竹荪是菌中之王,产品畅销,价格高种植简易,把当地的竹渣、油菜秆、玉米秆变废为宝。通过贵州安顺的朋友介绍,他特意到外地专门考察学习了竹荪栽培技术,回家创办种植竹荪基地。
今年4月,隆里古城王作鹏、姚登富等四名返乡农民一下租田50亩田发展竹荪,还购置了10台烘干机,7月初他的第一批竹荪如期开摘,如今已收获干竹荪5000多斤,产品远销到广西、湖南等地,王老板指着那满地的竹荪菌球高兴的说,遗憾今年的价格行情不太理想,竹荪蛋8.5元每斤,干竹荪260元每斤,但他说竹荪一直要采摘到2013年的10月份,今年还有几千斤可收,每亩收入5万没问题。他现在又打算早准备联系村民多租点田明年开春好大干一场。不少给王老板做工的村民纷纷表示明年也要跟着发展竹荪,相信竹荪很快就会成为当地农民一条增收致富途径。
王老板说:在外面打拼十多年不如我回来种一年竹荪的收入,回来自己当老板感觉真好。图为王作鹏在自己竹荪基地收回满眶竹荪路过东门的喜悦心情。
竹荪基地老板王作鹏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他高兴地向笔者说起了他的“竹荪经”,十多年在外打工的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朋友也多,通过网上了解到竹荪是菌中之王,产品畅销,价格高种植简易,把当地的竹渣、油菜秆、玉米秆变废为宝。通过贵州安顺的朋友介绍,他特意到外地专门考察学习了竹荪栽培技术,回家创办种植竹荪基地。
今年4月,隆里古城王作鹏、姚登富等四名返乡农民一下租田50亩田发展竹荪,还购置了10台烘干机,7月初他的第一批竹荪如期开摘,如今已收获干竹荪5000多斤,产品远销到广西、湖南等地,王老板指着那满地的竹荪菌球高兴的说,遗憾今年的价格行情不太理想,竹荪蛋8.5元每斤,干竹荪260元每斤,但他说竹荪一直要采摘到2013年的10月份,今年还有几千斤可收,每亩收入5万没问题。他现在又打算早准备联系村民多租点田明年开春好大干一场。不少给王老板做工的村民纷纷表示明年也要跟着发展竹荪,相信竹荪很快就会成为当地农民一条增收致富途径。
王老板说:在外面打拼十多年不如我回来种一年竹荪的收入,回来自己当老板感觉真好。图为王作鹏在自己竹荪基地收回满眶竹荪路过东门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