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跟随江苏省教育厅“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走进高校“采访团走访了苏中部分高校。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记者碰到一名”蘑菇哥”,从大一开始接触蘑菇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大三崔杨网就喜欢上了种蘑菇,现在他每天要跟蘑菇打半天交道,面对各种蘑菇他几乎如数家珍。在他眼里,每种蘑菇都是生动鲜活,有自己的脾气性格的。
他的眼中蘑菇有“个性”
崔杨网是江苏农林生物工程系大三的学生,学校位于句容市。现在这个时候当地白天差不多维持在常温,昼夜温差也不太大,正是种蘑菇的好时节。小崔告诉记者,真正喜欢上蘑菇还是源于自己第一次亲手种蘑菇。“大一的时候大多是理论课,对蘑菇虽然有接触,不过不多。当时有一次实践是种金针菇,当时特别激动,接种后我几乎每隔一两天都要去库房看一下菌包有什么变化。当看到白白的小蘑菇一点一点地从袋子里面长出来再慢慢长大,觉得特别神奇,特别有成就感。”
在崔杨网的眼里,每种蘑菇都有它自己的“小性格”。杏鲍菇有点洁癖,可得伺候好了,它们住的房间要每天去打扫,否则感染了细菌,一个菇都长不出来,更严重的还会污染其他的“兄弟姐妹”。大家常吃的金针菇也特别娇气,怕热的要死,所以一定要把温度控制好了,要是在夏天,一定要给它住空调房,要不然也得“闹革命”。还有一种秀珍菇,别看它长得小小的,但却是是个“大胃王”,虽然不吃东西,但是每天都得“喝”好多水,所以一天得要给它喷两三次水。小崔告诉记者,到现在他已经接触了十几种蘑菇,经常接触大概有六七种,而目前市场上的工厂能生产加工的大概就只有七八种。
最有成就的是看着蘑菇慢慢长
在今年这个种蘑菇的好时候,崔杨网正在种的是猴头菇。
种蘑菇是个极需耐心的过程,原种包放在那还不会长出蘑菇来。崔杨网像照顾孩子一样照料这些蘑菇,等原种包里的真菌长好后还要把它转移出来,将里面的培养料捏碎成黄豆大小,再放进一个新的袋子里,这就形成了栽培包。栽培包还要在库房里放上十几天长出菌丝,然后开袋该去除最上面的一层菌丝。“气生菌丝就是长出袋口的跟棉花一样的东西,如果不刮去,就会阻碍猴头菇的生长,长出来的菇就是畸形的,没有什么市场价值。”去过气生菌丝的菌包再在库房内里再放上两三个星期,猴头菇就能长到一个草鸡蛋那么大,而一个菌包大约能长出200克左右的猴头菇。
崔杨网告诉记者,一般蘑菇的生长期都是几十天,像杏鲍菇一般六七十天就可以采摘,金针菇则需要七八十天,而秀珍菇的生长周期更短,只需要四五十天。但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亲手照料的蘑菇慢慢长大,“种秀珍菇特别有成就感,它长得特别快,一天可以采一到两次,而且一个库房的秀珍菇菌包可以采十几二十天。”
除了种蘑菇还研究吃蘑菇
谢老师是崔杨网的“蘑菇课”指导老师,在他眼中,崔杨网是最得意的弟子,“他是班上的班长,跟同学相处不错,喜欢打篮球,不久前还通过专转本考试,已经考上了江南大学本科。”崔杨网还有一个被大家熟知的爱好是研究怎么吃蘑菇,种了三年蘑菇,小崔已经习惯了每天和蘑菇打交道,平时除了种蘑菇,崔杨网还稍稍研究了一下怎么吃各种蘑菇,哪种蘑菇适合哪一类人群吃。他告诉记者,像目前市场上最最常见的平菇,它不仅能舒缓腰腿疼痛,而且还能抑制癌细胞,增强人的免疫力,另外它还特别适合中年女性吃,因为它能够调节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姬菇其实也是平菇的一种,有类似牡蛎的味道,现在饭店里一些“凉拌野山菌”,用的大多是姬菇。大家吃火锅时爱放的金针菇赖氨酸含量特别高,小朋友多吃能促进智力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