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临漳县着力推进食用菌集约化、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真正把食用菌产业做成了大产业。
在临漳,菌菇品种多样布局,正由普通菌菇向高档菌菇转变。引进开发白灵菇、双孢菇、香菇、鸡腿菇、平菇等新品种11个,打造了白灵菇、草菇、香菇、越夏平菇、立体式双孢菇、杏孢菇6大特色食用菌产业化种植基地,形成了“一菌(白灵菇)为主,多菌为辅”的品种格局,一年多茬种植,四季有鲜品。
“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珍稀食用菌白灵菇仿生冷房生产及林下草菇等种植,已注册“邺都”、“荣珍”牌等商标5个,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5个。”据介绍,该县白灵菇产品远销北京等大中城市,2011年12月26日,河北荣珍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在天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此外,依托河北工程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院所,投资800万元建成了临漳县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中心,解决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建立起包括栽培技术、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食用菌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有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食用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
食用菌种植在临漳不再是小打小闹,他们推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和“公司生产菌棒——农户管理出菇——企业回收产品”的工厂化生产模式,建立了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体系。目前,该县食用菌种植已覆盖全县14个乡镇,食用菌种植重点乡镇达到10个,依靠食用菌发展的专业村185个,参与产业化生产经营农户达到5.6万户,食用菌种植基地28个,年产菇7.8万吨,综合产值达到8亿元,帮助食用菌种植户人均增收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