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走进印江自治县杨柳乡崔山村食用菌产业基地,黑色的菌棚一个接着一个。菇农崔照全正忙着把一袋袋菌棒放在架子上、
县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42岁的崔照全回乡后,靠8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发展起5万棒香菇,收入达16万元。
“在外打工不如回家创业。现在,不仅能挣钱、照顾家庭,还能带动左邻右舍。”崔照全说,有了政策的扶持,他的创业信心更足了,今年他又发展了6万棒香菇,预计产值可达18万元。
与崔照全一样,新寨乡村民邹圣琴以前也是在外地打工。孩子借宿在亲戚家,性格变得很孤僻。邹圣琴毅然决定回乡。今年,她在家门口的飞龙纸业公司里打工,管好孩子的同时,每月收入2000余元。孩子的成绩上去了,她心里踏实多了。
近几年,随着印江自治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返乡农民工有了更大的创业平台。该县以大抓项目为突破口,拉动就业内需;以产业带动为切入点,扩大就近就业范围。多次在珠三角地区举办印江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推介会,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有一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青年农民自主创业。系统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愿望和创业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培训和指导,对创业资金不足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在当地政策扶持带动下,使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
同时,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就业为先、定向扶持”的原则,积极开展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目前,通过评审注册登记的微型企业有222户,注册资金2240万元,带动就业1220人。涉及茶叶、养殖、食用菌、果蔬、中药材种植、餐饮、特色食品加工等行业。(原标题:印江激活“雁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