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工厂化、野生化是食用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布日期】:2012-11-07  【来源】:易菇网  【作者】:梁枝荣

          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于高等生物的植物、动物、菌物。植物性食品的特点是多而粗,营养不足;动物性食品的特点是少而精,能量过甚;而以食用菌为主的菌物性食品的特点是好而全,营养保健。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生产称为种植业和养殖业,食用菌类的生产应该称之为培植业。培植业作为城乡一种新兴的产业,将同种植业、养殖业一样,成为现代大农业中的三大基础。 

          植物,动物,菌物三大类高等生物是互相利用互相依存的关系。种植业的产品和下脚料是养殖业的饲料和培植业的原料,养殖业的副产品畜禽粪便又是种植业的肥料和培植业的原料;而食用菌培植业的下脚料和产品又是种植业的肥料和养殖业的饲料。种植业、养殖业、培植业三者是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发展农业、农村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缺一不可。

          事实上,全球每年的农牧业废弃物为 5000 亿公斤,而森林废弃物为 1000 亿公斤,我们可以利用这 6000 亿公斤的废弃物干物质生产出 3600 亿公斤新鲜食用菌产品!!这样可以使每一个人每年平均获得蛋白质含量高达 4% 的 60 公斤新鲜食用菌食品。

           以食用菌为主的培植业是刚刚兴起的新型产业,是 21 世纪大力发展、大有前途的产业。食用菌培植业的兴起,将突破农业由种植业、养殖业组成的传统概念。人类的食品组成也将有一个革命,由传统的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的二维结构变成由现代的植物性、动物性、菌物性食品的三维结构,将确立起科学合理膳食结构的基本框架。

           进入21世纪,我国食用菌生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由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家家户户的生产模式,转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主流发展方向是工厂化、集约化、现代化,第二个发展方向就是野生化,返璞归真,充分利用野外天然环境进行野生化生产。所谓野生化生产就是将培养成熟的菌丝体在林地、草原等适宜食用菌生长发育地方,在天然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的环境中培养出菇,采收子实体。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摸索,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野生化栽培的成熟工艺技术,双孢蘑菇为例,在林地野生化栽培,每100斤原料可以产35斤蘑菇,这个转化率已经达到了工厂化的产量,但成本只有工厂化的30%,这主要得益于林地野生化出菇面积大,出菇时间长,而且林地土壤本身腐殖质丰富,可以为蘑菇菌丝体生长提供部分养分。野生化栽培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大,林地里栽培可以肥土育林,大田里栽培可以改土造地,发展菇菜轮作、菇粮轮作,生态意义更大。
     

     
    关键词: 工厂化 野生化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