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需要科研单位和企业紧密合作。日前,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寿仙谷药业建立深加工技术示范基地,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
“作为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能够使我们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有机融合在示范性产业化基地,我们在28个基地里头,选出了寿仙谷,这是属于第一批首选的一个。”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顾晓君在授牌仪式上说。
在食用菌领域,浙江寿仙谷药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技术优势,在全国同行业中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灵芝新品种克服行业难题
灵芝属于珍稀食用菌,我国是最早将其开发用于治疗和保健养生的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好转,灵芝及其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可产量和质量却跟不上需求。
灵芝产品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菌种退化严重。目前我国灵芝多是人工栽培,采用无性繁殖方式,一代代地无性繁殖下去,必然导致菌种的退化。
如何保持灵芝菌种的不退化及复壮成为行业攻关难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特殊贡献津贴获得者、寿仙谷药业董事长李明焱研究员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且率先通过航天搭载进行中药品种培育。“我们收集了近40个灵芝种质资源,其中分离本地野生灵芝菌株6个,建立了灵芝种质资源库,经过了多年的稳定性考察、品比试验,最后培育出了抗逆性强、高产、高活性成分优良品种——‘仙芝1号’。”
2009年该品种通过国家新品种认定,并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收藏,成为国内率先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灵芝品种,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等有效含量提高了20%-40%,远超过日本和韩国灵芝品种。
深加工技术 获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奖
灵芝孢子粉是灵芝的种子,是灵芝的精华,除含三萜类、多糖等灵芝本身固有成分外,还富含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素等成分。
但是灵芝孢子粉所含的营养被包裹在它的外壳里,如果直接服用,很难被人体吸收。这就需要将灵芝孢子粉的外壳打碎,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破壁。破壁后的功效在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及安神等方面,远远超过灵芝子实体。
但是现在常用的破壁技术多为物理方法,靠金属棒等外力震荡挤压把外壳打破粉碎,操作时难免带入金属碎屑,造成铬和镍等重金含量超标;同时高速摩擦产生高温,容易导致孢子粉成分在破壁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被氧化而失去活性,而且壁壳和孢子内容物混在一起,降低了有效使用率(壁壳占总重量的70%)。
2006年寿仙谷药业承担了重大攻关项目——《灵芝孢子粉破壁新工艺研究与开发》,研究更为先进的破壁工艺——“超音速气流粉碎技术”,不仅实现灵芝孢子粉无污染低温破壁,并实现去壁去油。该技术2010年通过国家科技部门验收。经药检所检测,采用新技术加工的寿仙谷灵芝破壁孢子每100g孢子粉含有粗多糖21.7g、三萜9.3g,有效含量提高20倍以上,成为新一代孢子粉的代表,并通过有机认证,该项新技术因此荣获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