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下河头村,走进花菇种植大棚,立刻被眼前层叠摆放的菌棒所吸引,负责技术工作的程师傅向记者介绍,这些菌棒里面培养料中装的是木屑、麦麸、玉米粉、石膏粉和石灰。菌棒在高温灭菌后才能接种,在菌棒上用接种打孔棒均匀地打出接种穴,打一个穴,接一孔菌种,随后把菌棒要移至适温、湿润、避光的大棚中进行培菌管理。
双口镇下河头村是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种植村。随着自身种植技术的提高,在掌握了白灵菇、杏鲍菇两项珍稀食用菌种植技术之后,下河头村又成功培育出了素有“山珍”之称的花菇品种。
由于刚刚经历过充分补水,正值大量出菇期间,场面非常壮观。实验大棚里的花菇菌盖完整,有茶杯口大小,表面有白色带微黄的裂纹,形如菊花瓣,这是菇面冻伤后,经阳光照射又弥合而形成的。花菇的菌边内卷,菌褶白细干净,菌柄较短,看上去肉质肥厚,闻一闻香味浓郁。据技术人员介绍,花菇9月底就开始出菇,一直到明年3月份,采摘时间比较长,花菇种植期过去后也不影响其他菌类的种植,保证了大棚的持续产出,而且花菇单产经济价值比其他食用菌高出两到三倍。“一个大棚13000多菌棒,产值一年下来5、6万块钱,高点的6、7万块钱。”掂量着手中的花菇,郝厂长自信而满意地笑了。
据工作人员介绍,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它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保存期长而享誉海内外。花菇生产保持天然纯净特色,以其味香质纯,冰肌玉洁而享誉菇坛,又因其外形美观松脆可口而称为席上佳珍。特别是反季节的保鲜菇,市场供不应求,前景看好。今年实验种植的花菇喜获丰收,具有更高生产效益、投资少、采菇期长、方便小户农民管理等特点,花菇种植已成为让广大农户普遍增收的新项目。
由于花菇种植需要的管理技术相比较白灵菇和杏鲍菇更简单容易,管理也比较方便,非常适合普通农民种植。下河头村将把花菇种植推广到全村,手把手教村民生产管理花菇,实现农民多渠道增收致富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