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名人名企 » 正文

    “十星”带头人食用菌路上同致富


    【发布日期】:2012-12-03  【来源】:丹东新闻网
    【核心提示】: 作为村主任、合作社的理事长,李松凡事都亲自带头。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全镇推行的农村党员星级评比中,他是为数不多的十星党员之一。据介绍,合作社2010年8月注册成立,现有农户50户,食用菌种植需要劳动力比较多,也解决了村里一部分人就业问题。
           11月30日,室外气温已达到零下5℃,在凤城市白旗镇后营子村三组的松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李松正带领合作社成员为制作菌棒“备料”。 今年合作社生产蘑菇一百四十余万斤,销售额两百多万元。尽管天冷,可社员们心里暖和,干活也起劲儿。
            村里的“十星”带头人
      “过去我们是买现成的菌棒,成本高,质量还不能保证。”李松说,现在合作社专门派人学习了技术,自己生产菌棒,每根可节省三毛钱。“别看一根省不下多少钱,合作社一年要用几十万根呢,平均算下来每户节省四五千块钱。”在基地里,木屑、麦麸子堆成了小山,这些都是制菌棒的材料。由于天冷,李松和社员们都干得呼呼喘“白气”,更显热火朝天。
      作为村主任、合作社的理事长,李松凡事都亲自带头。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全镇推行的农村党员星级评比中,他是为数不多的十星党员之一。据介绍,合作社2010年8月注册成立,现有农户50户,食用菌种植需要劳动力比较多,也解决了村里一部分人就业问题。
      几年前,李松在岫岩与人合伙做生意,看到当地合作社搞得很好,萌发了在家乡干事业、带老少爷们致富的想法。于是李松带领村民到处考察选项目,最终看准了食用菌产业。在他的倡议下,2010年白旗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村里没有固定工作的人很多来打零工,李松悉数接纳,给大家定的工资是每天六七十元。
      丛国海夫妇是红旗镇人,曾跟李松有过接触,在他们看来,李松是个“讲究人儿”。听说他在白旗镇搞起了食用菌产业,就过来看了几次,后来在李松的支持下加入了合作社。2010年,丛国海投资五万多元,在白旗镇干起了食用菌种植。经过六个多月的苦干,当年就收回了成本,还盈余近三万元。“我就是信着他这个人了,看来我信对了。”丛国海笑着说。
      “有李松、有合作社,其他的俺不操心”
      后营子村的温志刚没有固定工作,以前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不多且不稳定。去年冬天,他在给合作社打短工时认识了李松,经李松介绍加入了合作社。租了80米长的菌棚。由于温志刚不懂技术,李松几乎每天都上门指导。经过6个月的苦干,到今年10月末,温志刚光卖蘑菇就收入五万多元,去掉投入,净剩两万多元,加上在合作社打短工的工资近一万元,今年已收入三万多元。
      “跟着李松干下去,再奋斗两年,小康生活就不远了。”言语间,温志刚的脸上始终挂着笑。临走前,温志刚告诉记者,明年他打算扩大规模,再弄两个棚,有合作社、有李松在,他只管使劲干活产蘑菇,其他的不用操心。
      在李松的带领下,合作社建了储藏室,蘑菇“下喷”时可放鲜蘑菇5万斤,能存三四天。自打白旗的食用菌种植形成规模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定价权,也不愁销路。“我都没坐过飞机,但我们的蘑菇坐过。”李松笑说,曾有一位成都的客户在合作社定了一批蘑菇,先运到沈阳机场,再空运到成都。他还透露,今年合作社的蘑菇首次出口到韩国4.5吨。
      不久前闭幕的十八大,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听了十八大报告,国家对农业还会大力支持,我非常受鼓舞,对合作社未来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李松说。当被问到如何获得的十星党员时,笑呵呵的李松一下子严肃起来:“我就想让大家都过得好!”
     
    关键词: 李松 食用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