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幢现代化的厂房内,开着空调的冷库里摆着一袋袋食用菌,有的食用菌袋已爬满白色的菌丝,有的已长出白嫩的金针菇。“今年,我们用冷库栽培了200多万袋金针菇,做到一年四季都有鲜菇上市。”,在衢州衢江区湖南镇华家村食用菌基地,村支书祝建平说,利用冷库栽培食用菌,每天有4000袋的金针菇循环生产,一袋金针菇除去生产成本有1元多的利润。
华家村的食用菌基地是库区二期脱贫致富工程建设项目,2008年5月,华家村成立华家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开始栽培食用菌。“以往我们种金针菇,一袋菇利润只有七八毛钱,现在利用工厂化栽培反季节菇不仅生产规模扩大,一年四季还可以出菇,效益成倍增长。”祝建平说,以前合作社一年只种50万袋食用菌,现在可种200万袋,以一袋菇1元利润计算就达200万元。
在市、区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华家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征用35亩闲置沙滩地,开始建设食用菌生产园区。筑防洪堤、建厂房,如今的食用菌生产园区已建成11幢厂房。自去年7月建冷库以来,目前已建成38个冷库。祝建平告诉我们,在当地信用社的“一村一品”阳光信贷扶持下,目前华家村食用菌基地已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整个生产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在自愿入股上基础上共有137户农户入股,其中低收入农户有58户,共向信用社贷款300万元。
食用菌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统一经营。去年7月,建成的冷库投入使用,已栽培“空调菇”200多万袋。“平时有十七八名社员在基地干活,忙时要30多个人,一年发放工资60多万元。”祝建平介绍说,用冷库栽培食用菌成本虽然大,但经济效益明显,“空调菇”只要每公斤价格达7元就能够保本,目前市场上的金针菇价格是每公斤超过12元,栽培“空调菇”是库区低收入农户实现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