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不上擦去鞋上泥土,2009年12月10日傍晚,从200公里外的湖北随州市钻棚进地巡查过“稻—菇栽培”试验点后,匆匆赶回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的边银丙教授,一下车便直奔学校真菌研究实验室。他说他要赶着整理新的试验数据,还要准备为研究生、本科生授课的讲义。
到了农村像农民,进了讲堂是老师。学校党委宣传部长彭光芒说,在华中农业大学,这种“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传统,是人人追求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所参与开创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农业大学里,上至大名鼎鼎的两院院士、学术权威,下到普普通通的教职员工,即使在细微之处也总能显映出农业知识分子特有的风范。
这种风范,发源于早期校歌“弘农学,扬国光”的训词,孕育于中期的“服务社会”宗旨,光耀于当今的“科教兴农”战略。今天的华中农大,虽然已经成为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相结合,新兴与传统学科相交融的全国重点大学,但探寻华中农大办学的历史脉络,在其厚重的大学精神中恒久不变的,仍然是她从不偏离“服务三农”的“本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