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12/13/09-50-12-15-8548.jpg)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发酵隧道的建设,这是双孢菇工厂化生产与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其中的一个建设内容,可以说,一期大部分工作已结束,年底,兰州双孢菇菌种培育与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将完成建设,这在西北也尚属首家。”11月25日,兰州科泰公司副总经理孙正宇介绍,至年底,该项目可完成投资8000万元,确保实现年产3000吨双孢菇生产目标。
安宁城乡统筹局人员表示,将借助双孢菇工厂化生产经验,在全区推广食用菌产业,让集体经济真正实现强街富民。
艰难创业 三年成就创业梦想
走进位于安宁区邱家湾科泰公司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基地,一个个蓝白相间的彩钢房在冬日的暖阳下显得格外的醒目,基地东区,三四名工人正在进行双孢菇的堆料工作,与此同时,4条发酵隧道的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作为安宁堡街道桃林社区村集体经济,科泰现代农业科技公司于2009年10月开始筹建,经过三年的发展,该公司目前已成为社区主要集体经济之一,每年30万元的地租不仅使社区居民有着稳定的收益,而且居民的福利也在逐年提升。
解决社区居民就业百余人
衡量一个民营企业的社会价值,可以从解决社会就业、上缴利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而孙正宇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每年在公司长期工作的人员有30名,到蘑菇大量上市,每天雇佣劳动力80多人,而这些蘑菇采摘工均来自桃林社区等周边的失地农民或附近的下岗职工,人均每天工资65元到150元不等。史爱莲,桃林社区居民,说起自己的采菇工作,满是欢喜。“以前种地,累死累活也挣不上几个钱,如今采菇,收入可是好着呢,双孢菇一个采摘期40天,也就是说,我干上一个月零10天,就能挣上数千元。”
桃林社区副书记张宏军介绍,作为村集体经济,科泰公司每年解决社区居民就业百余人。
打造西北高技术行业领军企业
以产业转移,南菇北扩为契机,通过采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栽培技术,在自我发展、自我积累中实现了壮大,现已初具规模,预计2012年底,兰州基地完成投资8000万元,双孢菇鲜品产量从3吨/日提升到8吨/日,完成一期年产3000吨的生产建设目标。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孙正宇信心满满。“食用菌是一个朝阳产业,其本身具备的营养品质和变废为宝的独特作用,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现代有机农业、特产农业的典范。一期项目全部完工后,公司按投资计划,将分别在庆阳、定西一带再选择两个点作为二期和三期项目,建立面向北方市场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和用于出口的食用菌深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规模将达到4.3亿元左右,初步计划5年时间全部完成,届时科泰公司将实现双孢菇生产2.3万吨/年,年产值4亿元以上,直接创造月2000余个就业机会,并带动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双孢菇培育基地,既解决了本企业基地自用菌种问题,又能实现对外销售,为周边农户及企业生产提供可靠的菌种来源,最终将科泰公司打造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以双孢菇为代表的草腐性食用菌生物菌种培育与成品菌生产、加工、研发、出口的生物菌类科技型高技术行业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