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食用菌协会对20个“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示范县(区)”予以表彰,房县是湖北省获此殊荣的两个县之一。
房县是全国有名的“耳菇之乡”。近年来,房县抢抓国家实施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和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等重大机遇,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投入,稳定发展规模,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规模化发展。该县坚持以市场为向导,按照“布局板块化、生产园区化、管理专业化、产品标准化、产销一体化”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农户主建、部门服务的措施,在食用菌主产区集中建设8个生产规模在30到100亩的香菇、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园区。同时,引导农户入园经营,着力推进规模化种植。在园区规模化生产模式带动下,该县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农户达5.6万户,经合组织达到27个。土城镇食用菌园区被列为商务部农超对接基地。
工业化经营。该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开发食用菌产业,通过改进技术,形成一套高产、优质、高效的种植模式,走上标准化生产道路。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拓展产业链条,目前全县规模以上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达到8家。聚达食品是房县一家集木耳和香菇生产、收购、加工、出口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公司产品远销日本、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该公司不断探索,从台湾引进新技术,把木耳、香菇初级产品加工成即食产品,附加值增至原来的三至四倍。
品牌化发展。成立房县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专门从事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出台《房县黑木耳和房县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通告》、《房县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房县黑木耳和房县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申报,加强商标注册,严格商标使用。对神武山珍公司、瑞丰公司等5家签订用标合同企业用标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合同内容,按国家要求推动企业从包装上规范印刷使用标志向包装上规范加贴标志转变,实行一品一号,完善产品可追溯制度,保障房县耳菇质量安全。建设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产品示范园200亩,通过不懈努力,“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获得省科技成果登记。在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农产品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活动中,房县黑木耳的品牌价值从2010年的6935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8000万元,房县香菇的品牌价值从2010年的5497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7500万元。
今年,该县已生产椴木黑木耳12万架,代料食用菌2000万袋,食用菌产量达8000吨,实现产值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