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12/18/09-28-33-60-8548.jpg)
中条山风光是美丽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天的山花烂漫,夏季的绿叶松涛,秋日的硕果遍野,严冬的白雪皑皑,每每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徜徉在她的怀抱中,使得游客流连忘返。在中条山深处的西坪村,近两年来,又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该村的村民笑逐颜开,兴奋不已,这就是让这些村民经济收入大增的致富产业种植黑木耳。
西坪村地处山西省闻喜县石门乡西南方向,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全村共有126户,416口人,分散居住在七个自然村,荒山荒坡面积达2.19万亩。多年来,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群众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路烂、缺医、无校、差钱、缺媳妇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穷则思变”。被穷苦长期困扰的人们,多年来,西坪村一直在苦苦思索、探寻摆脱贫困、拔掉穷根的良策,历届村委会干部,多次外出考察、取经学习,最终选择了种植人工木耳。
种植木耳所需的培养基木栓皮栎,分散生长在该村广袤的荒山荒坡上,这里独有的生态环境帮助他们取得了成功,他们所种的木耳因无公害、品质优良而得到了山外不少客商的青睐。但由于交通不便,严重阻碍了村民与客商的正常交易,因此,阻碍了该种植业的发展,多年来木耳种植面积一直非常少,种植棒数一直徘徊在2万棒左右,没有形成吸引客商的规模效益。
2011年,经石门乡政府和村委共同努力,在县扶贫办的支持下,该村被列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村,并注入扶贫资金40万元,帮助村民扩大了木耳种植规模。党的扶贫政策的阳光照进了这个偏僻、贫瘠的山沟,给贫困的群众送来了致富的勇气,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种植热情空前高涨,当年就种植7万余棒,收获木耳3万余斤,收入达70多万元。2012年种植达到16万棒,7~9月份的采摘季节,来自三门峡、洛阳、郑州等地收购木耳的客商络绎不绝,村民收入更是多达200多万元。
今年初,村委会又利用国家的村村通优惠政策,整合交通局资金60余万元,投资80余万元,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施工,修通了从青山到本村的5500米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方便了农产品的交易,为村民发展增收产业,向小康迈进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今的西坪村“山美路通致富忙,产业兴旺人心畅”,村民们高兴地说:“虽说是刚起头,但有的是希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对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扶贫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扶贫工作者,要适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用足用活党的扶贫政策,创造条件,把最实在、最实惠的项目、资金投放到贫困地区,让贫困群众藉此形成能持续、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摆脱贫困的桎梏,走上小康、富裕、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