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0日,虽是隆冬,建阳市麻沙镇新坪村银耳生产专用房里却是温暖如春,朵朵银耳花般绽放,长势喜人。
新坪村位于建阳市西部,辖3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142户641位居民均是古田溪水电站库区移民。由于人均耕地少,资源相对贫乏,新坪村移民一直保持着古田老家食用菌的生产传统,全村80%村民从事银耳生产。
银耳俗称“白木耳”,素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但银耳栽培对生长环境要求高,种植技术难度大且产量有限,稍有不慎还会造成绝收,这也成为新坪村银耳产业发展的“短板”。 2008年,经建阳市移民局的穿针引线,新坪村组织种植大户和技术骨干到古田,学习银耳种植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回来后,村里建起了第一座550平米的生产专用房,内置菌房10间,每间可同时存菌4500袋,是普通民房存菌量的5倍,并采用先进的栽培模式。在普通民房中一年只能生产2批食用菌,而在专用房内至少可产3批。厂房还可以调节温度、湿度,便于杀菌,有效提高银耳的品质和产量。新式装备一投入使用,当年全村就实现增产银耳25.5万袋,增加产值60余万元。
可观的经济效益让新坪村村民种植银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9年至今,建阳市移民局先后投入银耳专用生产房资金145.5万元,建成村集体拥有产权银耳专用生产房47间,补助银耳种植户建成86间,大大促进了当地银耳生产发展。目前全村年产银耳300多万袋,远销江西、山东、黑龙江等省。年产值近1000万元,占移民总收入的七成以上,成为建阳市远近闻名的银耳生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