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种植食用菌 要富一起富


    【发布日期】:2013-01-08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蔡晓华
    【核心提示】:去年,该合作社生产蘑菇70余万公斤,销售收入200多万元,有社员50多人。尽管天很冷,但社员们的心里暖和,干起活来也格外有劲儿。“干事业得大家一块干,要富大家一块富,小康社会就不远了。 ”

    图为李松(左一)和社员们研究制作菌棒的材料配比。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三农"政策的论述,使我们非常受鼓舞,对合作社未来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 ”1月4日,丹东地区室外气温最低达到-20℃。在凤城市白旗镇后营子村的松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合作社理事长李松正带领社员在制菌生产车间外的空地上为制作菌棒备料。去年,该合作社生产蘑菇70余万公斤,销售收入200多万元,有社员50多人。尽管天很冷,但社员们的心里暖和,干起活来也格外有劲儿。“干事业得大家一块干,要富大家一块富,小康社会就不远了。 ”
      “过去我们是买现成的菌棒,成本高不说,质量还不能保证。 ”李松说,现在合作社派人专门学习技术,自己生产菌棒,每根可节省3毛钱。“别看一根省不下多少钱,全合作社一年要用几十万根呢,平均算下来每户至少能节省四五千块钱。 ”
      几年前,李松在岫岩与人合伙做生意,看到当地的合作社搞得很好,就萌发了在家乡干事业、带老少爷们共同致富的想法。李松领着村民到岫岩、宽甸、河北等地考察,最终选定了食用菌产业。
       “随着生产物料和人工成本的提高,单户生产的利润非常有限,规模化生产才是农民增收的大方向。这也是我组建合作社的初衷。 ”2010年8月,松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当年吸纳社员30多人。
      丛国海是合作社的第一批社员,当年他投资5万多元搞起食用菌种植。“菌棒、销售都由合作社负责,技术上合作社配备了专人,除了日常管理,其他的俺们什么也不用操心。 ”经过6个多月的精心培育,丛国海当年就收回了成本,还盈余近3万元。
      合作社不仅有自己的制菌车间,还建有360多平方米的冷库。“蘑菇"大喷"时,可放鲜蘑菇5万公斤,至少能存三四天。”后营子村的食用菌种植形成规模后,商贩也自动找上门。“我都没坐过飞机,但我们的蘑菇坐过。 ”李松笑着告诉记者,有一位成都的客户在合作社订了一批蘑菇,先运到沈阳机场,再空运到成都。“去年社里的蘑菇还出口到韩国4.5吨呢! ”
      后营子村的温志刚过去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不多且不稳定。前年,他到合作社打短工时发现社员们靠种植食用菌致富,动了心。去年春天,他加入合作社,发展了80米长的菌棚。“也就半年工夫,光卖蘑菇毛收入就5万多元,去掉投入,净剩2.5万元,加上在合作社打短工的工资,年纯收入怎么也能有3万多元。 ”温志刚打算今年扩大规模,再增加两个棚。“照这样干下去,再奋斗几年,咱也能过上小康生活了! ”他兴奋地说。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