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每个人新年有着新的期盼。家住福海县阿尔达乡干河子四村的平菇种植能手胡德和的新年愿望,和大伙儿不太一样,让笔者听完后对他更多了几份羡慕和敬佩。
眼下,元旦刚过,春节又将临近,他的生意那是一个“火”。走进他的种植基地,看着平菇大棚里一排排长势喜人的蘑菇,心里都特别舒服。
谈到蘑菇的销路时,可以总结为一个“俏”,供不应求,福海县的各大超市、菜店等各大地方,因平菇个大、色香,顾客的选购度也很高。
胡德和指着大棚里的好几排平菇说:“再过上十几天,我培育的平菇新品种又可以上市了。和以往种的一般品种相比,菌丝生长均匀,也易管理,看这儿长势,估计产量也挺高的……”
他说,今年种了20000个菌袋,如果成效特别好,就准备再扩大种植规模。在问到收入时,胡德和的脸上不经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很保守地向笔者介绍到,一年差不多也能产20多吨,收入有个十来万吧……
在攀谈中,胡德和跟笔者道出了他心里早已谋划好的新年愿望:希望在乡政府的扶持下,能在村上建起平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把自己积攒10多年的经验,手把手地教村上想从事到种植平菇行业中的村民,大伙儿一块学会种植,都加入进来,形成平菇产业链,真正实现“农超对接”,让全村的村民们都富起来,奔小康。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当地的村民从事到特色种植业中,去年我们乡农技站专门组织技术员从苏州食用菌研究所引进了6个平菇新品种,并在有着种植经验的食用菌种植户中进行推广试种,彻底改变以往食用菌品种老化,出菇率低,病菌滋生严重,品质下降,畸形姑比较多的现状,而且种植户购买的原种多为扩繁了好几次的原种,忙活一年也见不到多少效益。”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金介绍说到。
在该乡像胡德和一样有着多年平菇种植经验的“能手”还有杨成海等,借助着国家出台的惠民好政策,依托地缘优势,凭借拥有的技能,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由于引进的新品种效率好,种植能手们对新年种植的热情更是高涨。
“我们乡由于人均耕地少,40%的老百姓从事打工维持生活,一年收入也不高。乡党委政府结合地缘优势,发现食用菌种植是一个投资小、占地少、收益快的项目,劳动强度不高,对于环境污染小,特别适合村民在家门口增收。乡里将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干河子四村平菇食用菌生产规模,将小而分散的食用菌种植户集中起来,统一培训,统一技术指导,成立专业合作社,不断满足和丰富县城“菜篮子”的需求。”该乡主管农业的政府副乡长戴文新介绍到。
据了解,目前该乡食用菌暖棚6个,基地占地面积5亩,主要生产平菇为主,年产菌棒4万袋,销售食用菌20吨,常年销售很受顾客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