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除了自我增收,还要想着如何回馈社会。作为涉农企业,接下来,我们会继续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帮助农户创业增收。”近日,浙江海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孔海如是说。
朱孔海早前工作于上海农科院。当时,武义许多菇农通过上海农科院下属企业将香菇进行加工,销往海外。正是这样的机缘,让朱孔海敏锐地嗅到了暗藏的商机。1991年,他来到武义开始从事香菇加工出口业务,直接带动武义县南部山区3000多户菇农发展香菇生产。1997年,他凭借租赁的50亩土地在西联乡建立香菇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一条龙的订单农业形式,将原来分散生产的菇农集中在基地内按统一标准进行生产,并郑重承诺“包收购、保底价”。1998年,他的基地扩充了200多亩土地,入驻菇农达500多户,基地菇农户均增收8000多元。
随着食用菌产业越做越大,朱孔海仍没有停止发展步伐。他与自己的公司团队自主研发的“食用菌安全型养料的应用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极大程度地减少了食用菌烂菌孢的数量,有力促进了食用菌菌孢质量的提升和产量的提高。同时,他积极开拓市场,种植新菇种,探索新技术,先后在俞源乡宋村、柳城畲族镇半塘村、西联乡马口村等地建立秀珍菇、无公害出口花菇、灵芝、铁皮石斛等种植基地,增效明显,仅铁皮石斛年产值就达到2000多万元。“现在我们秀珍菇一天的产量就能达到8吨左右,基本上都是被批发商上门抢购的。”朱孔海说。
如今,浙江海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家集名贵中药材品种选育、研究、栽培、生产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型企业,一跃成为了武义县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先后被授予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浙江省扶贫龙头企业等多项荣誉。朱孔海也被评为县十大农村创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