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同行逐鹿
目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工厂化生产实现产能30万吨左右,仅占全国总量不到2%。2011年全国工厂化食用菌日产量达到3181.3吨,同比增长85%。这些数字,与产菌强国日本和韩国相比,去之甚远。
日韩两国也是亚洲地区的食用菌主要生产国,其工厂化生产水平极高,分别达80%和60%。受益于此,日本的出口量虽比我国略输一筹,但价格上却有明显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日本香菇由于质量上乘每吨卖价达2.8~3.2万美元,比我国香菇售价每吨高出近2倍。韩国年出口约450万吨,是日本的主要竞争对手。
传统上我国食用菌出口市场为日本、欧美、香港和东南亚,日本市场正在下滑、欧美市场在增长。近几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额以10%~15%增长、出口单价逐年上升;面对人民币升值、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和“食品安全”等诸多不利因素,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低工厂化生产水平隐藏的不只是行业整体的低效益问题,还有岌岌可危的市场份额。以粗放式增长为主的中国食用菌市场,行业平均利润率相对较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外同行并不满足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技,而是积极筹划在中国投资设厂。例如日本、韩国等,其具备工厂化生产历史时间长、产品开发能力强、资金雄厚的优势,如果国内仍维持目前的传统生产模式,未来将难以抵挡其在质量和价格方面的双重打击,而面临国内外市场份额流失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