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是农业大县,主要种植模式是稻麦轮作,年产稻麦草10多亿斤,利用当地稻麦草种植草菇、双孢菇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杨集镇组织镇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先后到河南、四川、福建等地参观学习食用菌项目。通过多方考查论证,于2010年3月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建造示范基地,目前,共兴建食用菌生产示范棚38个,采取工厂化生产,立体化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创产值300余万元,实现利润100余万元,通过示范带动,现有200余户农民入社参股。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合作社建立健全了组织管理机构,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下设办公室,财务部、研发部、技术服务部、市场销售部等“一室四部”,实行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盈余分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他们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管理的轨道。一是管理企业化,严格财务制度。二是生产标准化,按照国家生产无公害产品标准,严格把关,检测、检验到位。三是产品品牌化,统一加工,统一商标,统一销售,实现农超对接,把产品销往大中城市超市。坚持四个统一:一是统一采购所需物品,合作社统一团购,为社员降低成本。二是统一技术,合作社配备技术服务专车,24小时跟踪服务,承包产量并与农户签订四收合同。三是统一品牌,2011年合作社成功注册(延天龄)商标,使产品黄袍加身,增价增效。通过我们有章有规的管理,为种植户每年增收3-4万元,积极性大大提高。
稻麦草种蘑菇,下脚料是上好的有机肥料,可调节土壤结构,种植无公害粮菜,又可进行沼气生产,开发新能源,两个大棚为一生产单位,建设沼汽池,沼气要为大棚供暖,种植反季节蘑菇,又能照明做饭,净化生态环境,沼液给蘑菇补充水分,沼渣是上好的复土材料,而且杀虫、抗菌,提高蘑菇质量,增加产量。经过示范带动,全镇建棚入社又增加1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