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首届中国·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览会举办之际,昨日,食用菌产业发展论坛如期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等国内知名的专家齐聚博览会主会场金堂,分别从科技、食用菌病虫防治与质量安全、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作详细分析和探讨,并为成都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建议。值得一提的是,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吸引了业界以及来自全国食用菌十强产业基地县的种植营销代表们前来学习。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金霞:互联网技术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
论坛上,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金霞提出,食用菌发展要走信息化、现代化道路,互联网技术应用可加速食用菌现代化。
这项技术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传感器、电子摄像仪、显示控制仪等先进电子仪器,将食用菌的生产状态、环境、工艺参数以数据和图像的形式通过数据线集成汇总到监控中心,使生产管理人员能随时了解生产全过程,并在现场出现异常或工艺参数出现偏离时能及时予以排除和解决,从而控制生产全过程,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率。
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湖北省食用菌协会会长边银炳:菇粮轮作减少病虫害 金堂经验值得借鉴
食品生产,安全是第一位。这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湖北省食用菌协会会长边银炳的观点。边银炳指出,了解食用菌病虫害规律和发展现状能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确保食用菌安全生产。
根据他多年的研究,工厂化栽培、设施化栽培、封闭式栽培能减少病虫害发生,尤其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是菇粮轮作模式,这一点在成都金堂就有案例:在收获水稻之后直接栽培姬菇和平菇,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还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基数。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秘书长刘自强:鼓励精深加工 休闲食品是趋势
就在论坛举办前一天,参观了金堂县企业建立的食用菌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秘书长刘自强表示了极大的肯定。擅长食用菌进出口贸易宏观管理、市场营销和行业整合的刘自强,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分看好,他分析认为,未来食用菌的产品形式:鲜品及速冻,开袋即食、休闲食品、中央厨房家庭化,食用菌生物提取、养生食品、保健食品。
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甘炳成: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保障菇农持续增收
食用菌是一项重要的富民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扩大种植规模,劳动力需求增加,村民们不用外出就可以在园区打工挣钱。
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甘炳成提出,助农增收,更要助农持续增收。为此,甘炳成建议,成都在今后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作用,鼓励企业实施订单农业,并引入农业保险企业,由农户为主、政府补助筹资对食用菌实施生产保险,防范自然灾害对食用菌的生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