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塔河县黑木耳种植1800万袋


    【发布日期】:2013-01-15  【来源】:农村报
      看着眼前如一串串“糖葫芦”般悬挂的菌袋,让人有些疑惑,这也是黑木耳么?养殖黑木耳的菌袋不是应该平摆在架子上的么……
      冒着寒风,踏着积雪,笔者来到了塔河县绣峰林场,在李洪学的黑木耳养殖基地中,看到了这种独特的立体养殖方式。
      “这个大棚有300多平方米,养殖的都是吊袋小孔木耳,这个技术我今年刚刚试验成功,一串上面悬挂6~8个菌袋,节省了占地面积,还方便了菌袋的集中管理……”李洪学告诉笔者,这种吊袋养殖法是在接好菌种后,将菌袋像串糖葫芦一样吊挂起来,让木耳菌慢慢生长,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产量上都将大幅提高。
      这种别出心裁的养殖模式李洪学是怎么想到的呢?
      原来,2012年开春后,塔河县先后组织黑木耳养殖大户代表到东宁县黑木耳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而这种立体养殖模式正是李洪学在考察中学回来的。眼下,4万袋吊袋小孔木耳已经收获完成。
      2012年,李洪学共做菌种70万袋,养殖木耳、蘑菇、猴头40多万袋,最少收入也要在50万元以上。认识他的人经常开玩笑说:“这个李洪学过去连自行车都骑不起,现在开上了小轿车,发家靠的就是黑木耳。”
      回忆过去,李洪学颇有感触,“我养黑木耳快20年了,刚开始没技术、没经验,根本赚不到钱,顶多就是维持生活。后来,县里向上争取了农业开发项目,为我们提供基础设施,让我们有了信心和本钱。”
      塔河林业局绣峰林区生态食用菌养殖基地是国家农业开发项目,深水井、洒喷管道、防晒网、晾晒台、菌种场等配套设施齐全,为黑木耳养殖户提供了充足的场地。自己挣钱了,李洪学又开始带动其他人致富,无偿向从事食用菌养殖的群众传授技术,几年来共带动十多户养殖户实现了致富。
      “这只是塔河发展黑木耳产业的一个缩影,我们一直都举全县之力发展黑木耳养殖。”塔河县绿色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于杲还介绍说,目前,塔河县已有黑木耳养殖户350余户,年养殖超过10万袋的有16户,超过100万袋的基地2个,生产规模达1800万袋,去年实现总产值6310万元。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