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第一创业的资深投资顾问郭树华做客交易实况,对市场进行点评。
星河生物连续三个交易日是涨停的状态,今天也出现了上涨,公司说自己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但是有一个特点比较令人关注,就是频繁的更名。它是23号起更回了原名,就是刚才说的星河生物,公司曾经在去年6月份更名为菇木真,当时公司更名是为了推广自己的菇木真高端的品牌,现在这个品牌已经是食用菌的主流品牌之一了,完成了这个使命之后,它就改回了现在的原名星河生物。可业内人士认为仅仅用了半年他就改回了原名,这个做法显然是一个广告的手段。在证券市场上是允许这么做的吗?
郭树华:更名其实没有说特别严格的要求,主要还是看它的目的是什么。从这个公司本身来讲,应该说它的更名其实是一个自救的过程。因为从这个事件来看,大概去年10月份后之有一个重组,重组不久之后就会复牌然后说重组失败,重组的过程当中它会有大股东进行减持。第二个,在重组失败过程当中有可能股价还会有一个进一步的下跌,另外本身公司业绩本来就不好,股价的下跌来讲可能说更加破坏公司这么一个形象,所以说我感觉想了这么一个招。一方面给大家想象的空间,另外一方面又能引发市场的关注,还能在业绩下滑的预期当中给大家一个改善的假想,所以说算是多赢的一个招数。
实际上而言我感觉还是有欺骗投资者的嫌疑,虽然说没有明确的这种条文条款来规定说不能允许频繁的更名,但是做法来讲还是触及了投资者的利益,应该说还是需要有惩罚的这么一个措施。
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有虫草产品,广东虫草的外形据说是和冬虫夏草是很相似的,而且研究也表明药性也是接近于冬虫夏草,具有一些类似的活性的成份,并且已经通过了权威部门食用安全新的检测,但是何时投产销售,公司还在规划当中,没有明确的答案。未来靠虫草产品的市场前景能够使得星河生物的业绩上一个台阶吗?
郭树华:公司为什么要上这个东西,实际上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挽救本身原来的主营业务的一个下降。大家知道本身来讲蘑菇种植所谓的技术壁垒是比较低的,大家其实谁都可以介入,现在来看本身公司业绩不是特别理想,所以只能靠薄利多销的策略。现在来看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所以说他想引进所谓新的虫草。但是虫草也涉及到一个投产、销售和市场定价的过程,这个角度来讲公告当中都可以看到是属于规划,真正的投产都没有,所以说最起码来看短期的这种上市公司很难分享到它的利润,最起码03年来看应该说没有太大的希望。
如果说投资者周期延长的话未来几年大家都看好这个产物的话一窝蜂来上,虫草价格还会有所下降。这个东西一个来讲时间段比较长,另外只是刚刚初期规划,我感觉很难说短期能够体现他们公司业绩,基本上只能当做一个利好的消息来对待,何时产生效应应该说还是一个很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