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张副所长正在观察试验菌种
通江银耳数控生产示范车间试验中的袋栽银耳
裕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段木银耳分级加工
四川省通江山霸王野生食品有限公司银耳深加工产品
光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压缩段木银耳
1月17日,易菇网工作人员参观了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该所隶属于通江县农业局管辖,是通江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及科研于一体的科研机构,食用菌是通江县农业的支柱产业,而银耳是通江食用菌产业的重点。易菇网工作人员在菌种培育室见到了负责生产技术的张副所长,张副所长向易菇网工作人员介绍了通江银耳的基本情况,通江银耳以段木自然生长为主,其银耳菌种基本由该所提供,目前各基地处于青杠树砍伐期,待立春后开始接种,一般四月底到五月中即可出耳,段木银耳生长于自然环境,其肉厚较其他银耳要厚,胶质多,食用口感良好,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目前通江银耳年耗菌种70万袋以上,1袋菌种通常接50斤段木,约4-5斤一根棒,段木棒长1米,棒粗10公分,每棒33孔,行距3-4公分,窝距8公分左右,通江耳农栽种银耳利润丰厚,当年有5个月的采摘期,每月采摘4次,目前通江银耳菌种较稳定,其伴生菌香灰菌种需不断选育。
在四川裕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对银耳进行分级加工选装,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正在加工包装的裕德源银耳全是裕德源自有生产基地的段木银耳,产品上市以来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每斤市场售价达五、六千元。
1月18日,易菇网工作人员还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园”和部分银耳相关企业。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园预计总投资6.65亿元,位于通江县城以西6公里的周子坪村,将建成以通江银耳为主导产品,集食用菌科研、生产、加工、检验检测、流通、文化和旅游于一体,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占地3000余亩,其中产业发展区2500亩。易菇网工作人员现场看到大批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正在作业,拆迁住宅区已完成主体建设,生产区已有部分厂房设施竣工,走进已经启用的通江银耳数控生产示范车间,生产工人正在对试验出菇的银耳、平菇、金针菇等进行管理,车间内试验生产的银耳为袋栽银耳。
在参观四川省通江山霸王野生食品有限公司时,企业产品展示厅内各种荣誉和生产许可证书以及各种商品可谓琳琅满目,除普通银耳礼盒产品外,还有银耳粉、银耳茶、银耳饮料、银耳汤等多种深加工产品。随后还参观了生产银耳酒的四川省通江银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压缩银耳和银耳多糖的通江县光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银耳深加工企业。
通江银耳协会秘书长何德明在与易菇网工作人员交谈时提到,通江银耳是国家地理标致保护产品,通江银耳协会在不断加大对通江银耳品牌使用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通江银耳品牌的保护工作,对未经通江银耳协会认可的企业使用通江银耳品牌产品注册时,有关部门将不予受理相关手续。何德明秘书长透露,协会会同有关部门为此还专门去外地打假,对于在外地经营通江银耳的企业需协会进行授权,比如重庆就有两家审批合格的企业有经过通江银耳协会授权使用通江银耳品牌。
通江县农业局副局长罗凯旋在与易菇网工作人员座谈时说:通江银耳是通江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通江银耳旺盛的市场需求是其高品质和品牌影响的体现。通江县政府对发展银耳产业高度重视,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完善食用菌产业发展机制,包括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生产基地建设、大户生产补贴等。但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通江段木银耳每年实行生产总量控制,以保障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内,通江银耳将随着需求加大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
据了解,目前通江段木银耳生产后的废棒也得到有效利用,如制碳出口、碎屑生产其他品种食用菌等,通江银耳在菌种生产、栽培种植、深加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已在通江县形成完整的银耳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