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笔者驱车来到位于汤阴县韩庄乡工官屯村的鑫地农业合作社食用菌生产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大棚,加上现代化的管理设施,整个基地显得气势恢宏。
笔者走进一座金针菇大棚,看到几名妇女正在为部分金针菇开袋,已开袋的金针菇就像整装待发的战士一般,个个精神抖擞。该合作社负责人江丕荣说:“我们的大棚总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标准化菇棚200余座,每座大棚占地约1亩,每平方米可培育70多袋金针菇。”
不仅如此,汤阴县还积极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传统的纯种植模式转变成基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现代农业模式。
在该县白营镇,目前,已形成5个食用菌种植专业村,20余个大型食用菌基地,66个经济合作组织。各专业合作社为种植农户统一提供良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不仅促进了食用菌产业方面的技术交流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而且统购统销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该镇年可实现农业产业化系列产值5亿元,辐射带动周边2万多农户参与产业链条,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该县蔬菜办负责人介绍,全县培育的香菇、金针菇都是无公害的,从香菇、金针菇的培养料到营养液,从产前、产中到产后整个生产过程,都实行严格监控制度,确保质量安全。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该县多次组织开展食用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80%。通过示范带动,辐射周边农户实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形成了集良种供应、技术服务和质量检测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该县的3个食用菌基地分别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产地认定,韩庄乡的金针菇、白营镇的白灵菇分别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蟹味菇、金针菇、平菇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全县已形成以金针菇为主,以香菇、平菇、白灵菇、杏鲍菇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珍稀品种为辅的产业生产模式。
据了解,汤阴县在“科技强菌”、“市场活菌”两大战略指导下,食用菌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目前,该县食用菌栽培总量2亿袋,总产量达9万吨,总产值8.4亿元。该县先后获得“河南省食用菌先进县”、“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十强县”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