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出菇忙
2月6日下午5时,记者来到火燃村,看到运输食用菌的车辆来来往往,搬运产品的当地农民喜气洋洋。“这些下午刚从菌房里采摘出来的新鲜金针菇,晚上就会出现在城里一些火锅店的餐桌上。”章贡区汇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赣州兴万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振珊欣喜地告诉记者,临近春节,正是火燃村食用菌基地出菇的好日子,这几天村民们都在不间断生产,忙着为赣州、吉安以及广东河源和梅州等地市场供应新鲜产品。
黄振珊的食用菌基地主要生产金针菇、袖珍菇和杏鲍菇等食用菌。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温控菇房,颇为壮观。在各车间内,散发出菌菇特有的清香,村民们正在生产架上忙着采摘。
“基地生产用菇房全部实行了自动人工模拟食用菌生长发育环境控制,实现了产品的周年不间断生产和市场供应。”黄振珊说,“一般的食用菌生产要经过品种选择、培养基配料、拌料等过程。目前,火燃村不少基地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管理,代替普通的家庭生产作坊种植菌菇,以保证产品质量达到最高标准。”
小菇带动大发展
2008年,一直在食用菌行业摸爬滚打的黄振珊来到火燃村,带头种起食用菌。黄振珊刚到火燃村种植食用菌时,只有10多名员工,自己又当技术员,又当工人,还要负责销售。
起初,村民们由于不懂技术,都不敢跟着黄振珊种植食用菌。对此,有着20多年食用菌种植经验的黄振珊积极鼓励村民发展食用菌。缺资金,他慷慨解囊;缺技术,他倾囊相授;没市场,他照单全收。黄振珊后来还和几名村民牵头成立了章贡区汇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金针菇、杏鲍菇、香菇等。如今,合作社社员已有60多户。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该村还建立了“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食用菌种植已成火燃村“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去年,黄振珊的食用菌基地共解决了当地800多名农民的就业,辐射带动周边650多户农户加入到食用菌种植行业中。如今,食用菌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富民优势产业,当地政府也因势利导,正在规划筹建现代农业产业园。
黄振珊生产基地里的100多名工人全都是当地村民。“规模生产带动了我们农民创业就业,在这里干活环境好,待遇也好,比以前种地收入多多了。”在车间采访时,当地村民笑呵呵地说道。
做大做强菇产业
2009年,黄振珊等人在当地工商部门的帮助下,成功取得了金针菇和香菇“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0年,黄振珊又为基地产品申请注册了商标,2012年该商标成功获得了“赣州市知名商标”称号。不过,黄振珊对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还不满足。
“产业规模虽然初现成效,但是距离真正做强做大还比较远,促进产业升级,做大做强蘑菇产业,加快产业配套建设是基地目前要着力推进的。”黄振珊坦陈。
“我们的产品以初加工为主,附加值低;下一步要更加注重食用菌深加工,引进先进技术,发展食用菌衍生新兴产业。”黄振珊说,要从食用菌中提取精深加工的产品,发掘食用菌更大的价值。同时,注重品牌的培育,让火燃村自主品牌的食用菌绿色产品叫响全国,甚至打入国际市场。
不过,火燃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些滞后,进村道路依然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黄振珊建议,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完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设施。“眼下,产业发展虽然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但还远远不够。如何发展和壮大相关产业,为村民致富打好基础,提供更多服务,要走的路还很长……”黄振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