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和5日,江南晚报连续报道了惠澄大道与广石路路口附近,多户菇农因气温高姬菇疯长出现销售难而犯愁,经本报报道后很多人前往购买。昨天,记者进一步探访菇农怎样走上种植之路,对风险是否有所准备,销售渠道到底怎样。
【缘起】由老乡传帮带种起姬菇
昨天下午,菇农刘志勇住处前的地上,摆放着12筐新采出的姬菇。刘志勇的妻子刁清群忙着用小刀削除姬菇根。另一边的三轮车上,也放了多包姬菇。这是刘志勇准备傍晚拿到附近小区去卖的。
与刘志勇邻近的还有两家姬菇种植户,一户是刘志勇的连襟钟华清,他种植的面积比刘志勇家的还多,3个大棚里有3万多个种包;另一户是刘志勇的老乡,种的也不少。
“距离这边不远的秦巷也有6家四川人在种姬菇”,钟华清说。
刘志勇指出,洛社雅西、前洲、钱桥也都有四川老乡在种植姬菇。此外,还有来自苏北、浙江的姬菇种植户,分散在无锡各地,算起来有300多户。由此,还产生了专门帮人包姬菇种包和下种的人,他们在种植户家中轮流打工,有的人1天可挣200元。“我们都是老乡带着种起姬菇的。”刘志勇说,有点像“传销”,亲戚带亲戚,熟人传熟人。
刁清群解释,她和丈夫来无锡多年,以前是在钱桥的企业里打工。打工之余,她早晚都会到种植姬菇的老乡那里做零活挣点钱,主要是帮忙包姬菇种包和下种,时间一长,她学会了种植姬菇的技术。说起来,在无锡种植姬菇的四川泸州人,技术是由一个40多岁的老乡慢慢传授来的。那个老乡从19岁起在一家科研单位打工,学会了繁殖姬菇种子的技术,现也在无锡种姬菇,早已发家致富。
昨天下午,菇农刘志勇住处前的地上,摆放着12筐新采出的姬菇。刘志勇的妻子刁清群忙着用小刀削除姬菇根。另一边的三轮车上,也放了多包姬菇。这是刘志勇准备傍晚拿到附近小区去卖的。
与刘志勇邻近的还有两家姬菇种植户,一户是刘志勇的连襟钟华清,他种植的面积比刘志勇家的还多,3个大棚里有3万多个种包;另一户是刘志勇的老乡,种的也不少。
“距离这边不远的秦巷也有6家四川人在种姬菇”,钟华清说。
刘志勇指出,洛社雅西、前洲、钱桥也都有四川老乡在种植姬菇。此外,还有来自苏北、浙江的姬菇种植户,分散在无锡各地,算起来有300多户。由此,还产生了专门帮人包姬菇种包和下种的人,他们在种植户家中轮流打工,有的人1天可挣200元。“我们都是老乡带着种起姬菇的。”刘志勇说,有点像“传销”,亲戚带亲戚,熟人传熟人。
刁清群解释,她和丈夫来无锡多年,以前是在钱桥的企业里打工。打工之余,她早晚都会到种植姬菇的老乡那里做零活挣点钱,主要是帮忙包姬菇种包和下种,时间一长,她学会了种植姬菇的技术。说起来,在无锡种植姬菇的四川泸州人,技术是由一个40多岁的老乡慢慢传授来的。那个老乡从19岁起在一家科研单位打工,学会了繁殖姬菇种子的技术,现也在无锡种姬菇,早已发家致富。
【坦承】投入很大是种冒险
“我们也是冒险,种姬菇是试试看。”刘志勇说。
刁清群称,她学到了种姬菇的技术,看到人家能挣钱,自己也很心动。毕竟,两个小女儿还要上学读书,要是靠她和丈夫打工来负担,很吃力。2009年,她和丈夫将打工积攒的10万元投入到了种姬菇上。“当时我老公担心得直哭,怕10万元投下去收不回来。”
钟华清算了笔账:这边3家各租了3亩地,每亩地的年租金为1000元。1亩地搭建1个钢管架起的大棚,1个大棚的费用为8000多元。1个姬菇种包,算上配料、菌种、人工等费用,成本在10元左右。3个大棚里,种植2万个以上的种包,需要投入的不是一笔小费用。
“去年8月,我有一批种包没做好失败了,不得不重新做。”刁清群说,当时她只得再请人来帮忙包种包。请人来帮忙花费也不小,每天早上要去接人,晚上送回去,要包三餐,帮工包种是按量来计费,包1个种包的工钱为0.16元,放种包则按每小时6元来计算。她家包种包有时要请4个人,忙不过来就请6个人。为了省点人工费,忙的时候,她和丈夫干活之外,也会让两个小女儿跟着干活。其中,丈夫有一次忙得4天没睡过整觉,疲惫不堪之下开三轮车时出了事故,因此损失了上万元。春节前,她家忙得都没有备年货,两个孩子也没买新衣服。除夕夜,她一家还在大棚里下种,两个孩子也跟着帮忙到凌晨2点多才睡觉。她一家守在这里四五年,没回过四川老家,牵挂家中的老人,也抽不开身回去探望。
钟华清说,以前他们都是去买老乡繁殖好的菌种,一瓶菌种要8元。现在为了节省开支,自己繁殖菌种,1瓶的成本为3元。
“要是种植姬菇这样亏下去,我们还不如去打工。”刁清群说,现在要是到企业里打工,她丈夫每月工资可达3000多元,她去打工月工资也应在1500元以上。
“我们也是冒险,种姬菇是试试看。”刘志勇说。
刁清群称,她学到了种姬菇的技术,看到人家能挣钱,自己也很心动。毕竟,两个小女儿还要上学读书,要是靠她和丈夫打工来负担,很吃力。2009年,她和丈夫将打工积攒的10万元投入到了种姬菇上。“当时我老公担心得直哭,怕10万元投下去收不回来。”
钟华清算了笔账:这边3家各租了3亩地,每亩地的年租金为1000元。1亩地搭建1个钢管架起的大棚,1个大棚的费用为8000多元。1个姬菇种包,算上配料、菌种、人工等费用,成本在10元左右。3个大棚里,种植2万个以上的种包,需要投入的不是一笔小费用。
“去年8月,我有一批种包没做好失败了,不得不重新做。”刁清群说,当时她只得再请人来帮忙包种包。请人来帮忙花费也不小,每天早上要去接人,晚上送回去,要包三餐,帮工包种是按量来计费,包1个种包的工钱为0.16元,放种包则按每小时6元来计算。她家包种包有时要请4个人,忙不过来就请6个人。为了省点人工费,忙的时候,她和丈夫干活之外,也会让两个小女儿跟着干活。其中,丈夫有一次忙得4天没睡过整觉,疲惫不堪之下开三轮车时出了事故,因此损失了上万元。春节前,她家忙得都没有备年货,两个孩子也没买新衣服。除夕夜,她一家还在大棚里下种,两个孩子也跟着帮忙到凌晨2点多才睡觉。她一家守在这里四五年,没回过四川老家,牵挂家中的老人,也抽不开身回去探望。
钟华清说,以前他们都是去买老乡繁殖好的菌种,一瓶菌种要8元。现在为了节省开支,自己繁殖菌种,1瓶的成本为3元。
“要是种植姬菇这样亏下去,我们还不如去打工。”刁清群说,现在要是到企业里打工,她丈夫每月工资可达3000多元,她去打工月工资也应在1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