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名人名企 » 正文

    韩省华的菇蕈人生


    【发布日期】:2013-03-12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锡小平
     
      一心一意搞科研 获誉“灰树花之父”
      韩省华到庆元后拼命工作,在为庆元香菇“正名”的同时,在科研和普及科学技术两方面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反复试验,韩省华发现传统的椴木栽培,100公斤木材只能产1.2公斤菇,而将100公斤木头粉碎后装袋栽培可产10公斤菇,县里领导得知这一成果后,大力支持要求推广这一新技术。韩省华和同事整理了一本100问的小册子,菇农人手一册,把这一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开来。
      1986年,庆元成立食用菌研究所,韩省华被任命为副所长,他跑遍了庆元的原始森林采集野菌,斗胆品尝过上百种野生菌。从这些菌中一样样比较,一次次试验,选育出多个食用菌优良品种:牛肝菌、鹅膏菌、鸡油菌、长根菇、灰树花、金针菇、大杯柄……在推广优良菌种的同时,还开始了对产品深加工的尝试,香菇多糖、熟化香菇粉、银耳罐头、盐渍灰树花等一个个新产品脱颖而出,韩省华付出的心血有了丰厚回报。
      1988年,韩省华在吉林长白山和庆元百山祖先后采到多枚野生灰树花,并首次发现了它的菌核现象,菌核分离后得到10多个新菌株,其中表现最好的菌株成为目前国内栽培的当家品种。韩省华和同事承担了省科委“灰树花栽培高产技术”项目,并在项目完成后成功推广了这一技术,现在灰树花已成为庆元仅次于香菇的拳头产品。韩省华还与浙江大学合作成功开发了灰树花多糖产品——保力生。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香港召开“国际菌蕈学及菌蕈产品会议”,保力生被列为全球开发的6种多糖产品之一,国内外一些专家称韩省华为“灰树花之父”。
     

      自主创业来杭州 白手起家再发展
      1999年,为庆元贡献了美好青春的韩省华来到杭州,白手起家开始了他在杭州的创业之路。初到杭州,他干的第一份活是销售庆元产的各种鲜菇,租了一辆三轮车,跑街串巷,费尽口舌向饭店大厨、食堂主管、超市店长、市场商贩和市民讲解菌菇营养、烹饪方法,把庆元的好产品推销到客户那儿。不久,两辆三轮车也忙不过来了,韩省华买了一辆小货车三班倒送货,两年时间,庆元鲜菇在杭城打开了销路。2001年,韩省华注册成立了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先后在杭州多地搭建了几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又在庆元和外省建立了生产加工基地,常年按不同季节供应20多种食用菌。
      到了杭州,韩省华在科研上仍然倾注了大量心血,从2002年公司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高效珍稀食用菌技术推广与深加工”项目算起,完成了“珍稀食用菌安全高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等30多个科研项目,写出了《灵芝培育与食用》、《灰树花生理生态的研究》 等著作和论文,先后获得16项国家专利和多项各级政府的科技进步奖。韩省华也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创业奖、中国食用菌行业优秀科技人才、杭州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食用菌栽培中对培养料还须经过高温高压或100℃下24小时以上的灭菌处理,费时、费力、费能源,他经20多年努力研究出了能够在85℃条件下,只需5个小时就能达到灭菌效果的促酵剂。此项技术能为我国食用菌生产者节省一半以上的能源和劳动力。
      2009年,韩省华在华丹公司建立了“浙江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中心)”,他将收集的野生菌逐个进行驯育,如今市场常规的小白菇、灰树花等都是他为主驯育出来的。2010年,他又投入350多万元建设浙江省食用菌精品园区。韩省华在采访中表示,杭州这座城市给了他创业成功的机遇,他一定会用更辛勤的劳动来报答这座城市,并为浙江和全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贡献他的力量。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