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黎川县宏村镇中湖村菇农黄火亮又显得很忙,菌筒长菇时节,每天一大早,黄火亮便到菇棚采摘鲜菇,然后进行烘烤。年前,黄火亮到福建邵武市买来了棉籽壳,培育了10万筒茶薪菇,现已采收了干菇1000多公斤,正等江西利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人员前来收购。黄火亮说:“每年,我要培育8至10万筒茶薪菇,以每筒赚一块钱计算,收入也有8万多元。”
黎川茶树菇产业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近年来,该县引导农民利用竹屑、木屑等竹木用材的下脚料为原料,发展食用菌产业,走出了一条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一条新路子。宏村镇孔源村原是个僻远穷村,人均收入不足千元。该村农民利用棉籽壳和木屑栽培茶菇,全村户均栽培茶树菇3万袋以上,户均年获利3万多元,一举甩掉了贫困帽,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村。如今,全县涌现了像日峰镇篁竹村、水槽村,龙安镇下布村、王沙坑村等食用菌专业村80多个。2012年,该县农民利用林业废料栽培食用菌2.1亿筒,产值达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