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印江县食用菌富民产业的奥秘


    【发布日期】:2013-03-21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刘志强
      在印江县科技局局长任志华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印江县食用菌发展工作志”,记者随手翻看到这些记载:
      2011年1月4日,庆元技术员到位并分赴朗溪、杨柳、永义开展工作,与财政局、农行商定开设专项账户事宜。
      2011年1月15日,早上县委开产业调整会,中午到板溪督查厂房建设进展,下午与卢勇(科技局副局长)到永义调整厂房规划。
      2011年7月6日,与卢勇、技术员到朗溪与基地技术员一起研究降温,明确责任;组织菇农开会强调温度控制的重要性、风险性,立即购买提水设备,确保能降温;到永义检查,水安装全部到位能有效降温。
      3年前,为扶持农户尽快脱贫致富,继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等生态富民产业后,该县瞄准了食用菌产业。为科学决策,2010年10月,县领导先后率县直相关部门、乡镇长及部分群众赴上海、浙江考察调研,组织专家反复研究论证,迅速决定首先在条件较好的8个乡镇发展食用菌产业。
      为强化科技引领和支撑,食用菌产业发展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争取到省重大科技专项和省、市科技合作专项支持,先后与贵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与浙江庆元食用菌研究中心签订了技术合作和“庆科20”香菇新品种科技成果转让协议,引进了香菇、黑木耳代料栽培、香菇胶囊菌种繁育与应用、香菇培养料中温灭菌、菌棒开放式接种等技术。
      为确保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专门选拔了一批22个科技特派员,其中包括浙江引进的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渠道的投资者。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由科技特派员领办企业负责技术和市场,并且垫付菌种资金作担保,合作社统一生产菌棒分发给农户,农户分户管理基地和菇棚,真正形成了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互利双赢的利益保障机制。
      为降低企业和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投入风险,县财政两年共安排5500多万元专项资金,并鼓励各部门努力争取上级部门项目经费支持,主要用于食用菌基地生产厂房和大棚建设,以及设备购置和菌棒补助。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和菇农协调信用贷款并予以贴息,充分调动和吸引了企业与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