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食用菌,它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大家喜爱。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水泊镇洪家庄村在文登率先引进香菇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香菇专业村,村民们依靠这一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路。今天一起了解一下洪家庄村群众的香菇致富经。
大水泊镇洪家庄村孙显玲栽植了3分地的大棚香菇。她告诉记者,9月中旬到来年4月份是香菇收获的季节,每天一大早她都要到大棚采收香菇。现在的收购价格是每市斤2块5左右,春节前后能卖到4块钱。
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和维生素D,具有提高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提起香菇的好处,孙显玲就打开了话匣子。
孙显玲说,它比种庄稼效益好多了,种小麦一亩地三百、二百的,种香菇一亩地三万、两万的,虽然累点效益怎么都合算。
虽说种植香菇效益不错,但也是个挺操心的技术活。刚开始为了掌握种植技术,孙显玲经常去技术员那里学习,回来后还要起早贪黑地看管,生怕香菇生病,每天几乎都在大棚里度过。如今有着17年种植经验的孙显玲已经是行家里手了,对香菇种植的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不少村民还向她取经呢。
种植香菇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效益,同时也为当地果农增加了收入。因为最早做香菇菌棒的原材料是成本较高的柞木,后来经过摸索试验,以前只能当烧柴的苹果树枝被用来替代柞木,派上了大用场。
孙显玲说,苹果树枝比柞木价格低些,便宜些。而且出的菇和柞木差不多,不但保护了环境,还提高了果农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用苹果树枝做菌棒,每年可为全镇果农增加收入30多万元。如今,大水泊镇的香菇大棚已发展到800多个,栽培量550万段,年可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种植户年均增收3万多元。一个个小香菇就像一把把“致富伞”,打开了农民朋友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