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三条产业带、推进三个高标准食用菌示范园区、壮大八大黑木耳基地、培育三个特色品种……从今年起,穆棱市重点实施食用菌产业“3383”工程,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强化生产、园区、流通、品牌四个重点,建立完善的食用菌产业体系,促进产业战略升级,把穆棱建设成规模大、层次高的食用菌生产、加工、贸易基地。
近年来,穆棱市立足资源、生态优势,以强农富民为宗旨,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2012年,全市食用菌总量完成4.1亿袋,产量20万吨,产值达到7.5 亿元,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153元。面对国际食用菌消费量逐年增加,国内市场食用菌深加工产品需求旺盛的有利契机,穆棱市决定利用三年时间,重点实施“3383”工程。围绕301国道沿线、206省道(鸡马公路)沿线、八林公路沿线和共和乡有机食品乡示范园区,重点建设以“三线一点”为主线的食用菌产业带;在每个产业带上建设1个高标准食用菌示范园区,园区采取立体棚式模式生产,规模达到200栋以上;壮大8大黑木耳基地,每个乡镇建成1个500万袋以上连片食用菌基地;通过适度扶持,在黑木耳发展基础上,重点加大对元蘑、香菇、灵芝3个品种的实验、示范和推广,积极探索具有穆棱特色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之路。
在产业内容上,走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每年新增8个食用菌专业村,组建8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推广食用菌棚式立体种植技术,实现食用菌有机化生产。引进优质食用菌品种,大力发展双孢菇、茶树菇、鸡腿菇等品种,扩大附加值高的珍稀草腐菌生产规模。高标准建设下城子镇、共和乡、河西镇专业化加工园区。建设集加工、监测检验、培训、研发和综合展示等多功能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大厦。加快食用菌产业流通建设,发挥东北山货大市场流通作用,建成集贸易、洽谈、加工、储运、产品展示、信息服务于一体的食用菌集散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力争用三年时间,创建2个全国驰名、全省著名商标。以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园区为依托,积极申办穆棱元蘑----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农产品,打造“全国有机耳之乡”。
到2015年穆棱市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6.96亿袋,产量36万吨,实产值21亿元,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1700元,百万袋以上食用菌专业村达到3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