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304/24/09-29-45-13-8548.jpg)
再过两个月,就是竹荪上市的时节。作为水城县曾经最大的竹荪种植基地,苏家寨的大多数村民却再难有丰收的喜悦。
水城县红岩乡苏家寨,与六枝特区新场、箐口乡接壤。乡政府工作人员说,此地虽较偏远,但村民们并不缺发展意识。
据介绍,当地海拔为1200米至1500米,适宜种植竹荪。早在1998年,村民就自发到织金学习竹荪种植技术。
“一个大棚占地120平方米,投资五六千元,能产竹荪70斤左右,每年能赚万余元。”村民说,十余年来,价格最好的时候,竹荪卖到了280元至360元/斤。最便宜的时候,价格也在每斤180元左右,“只要种得出来,也有赚头”。
村支书杨显伦说,村里的竹荪大棚最多时曾达460个,有一年还为村里带来了总计500万元的收入。“2010年前,平均每年的收入不低于200万元。”
然而,从2010年开始,竹荪变得“不好种了”。“竹蛋(即竹荪胚体)还没长起来,就在地里腐烂,200多个大棚颗粒无收。”种植户杨显伦说,当年他的38个大棚也是“血本无归”。期间,村民们将腐烂的竹蛋送农科部门检验,但没查出病因。
村民们说,他们没有培植竹荪种子的技术,都是从外地进购。因此,大家有两种猜测:一是种子有问题,二是怀疑土里“藏着病菌”。“要说是种子有问题,从同一人手中进购的,有的村民栽种没问题,有的就会腐烂。”村民说,因此他们更怀疑后者。
据介绍,自从2010年后,不少村民不敢再种竹荪,大棚缩减至30个。
“解决不了竹蛋感染腐烂的问题,这样衰落下去很可惜!”当地干部和村民表示,他们期望有关部门能找出竹荪的病因,让“竹荪大村”能够继续发展。
水城县红岩乡苏家寨,与六枝特区新场、箐口乡接壤。乡政府工作人员说,此地虽较偏远,但村民们并不缺发展意识。
据介绍,当地海拔为1200米至1500米,适宜种植竹荪。早在1998年,村民就自发到织金学习竹荪种植技术。
“一个大棚占地120平方米,投资五六千元,能产竹荪70斤左右,每年能赚万余元。”村民说,十余年来,价格最好的时候,竹荪卖到了280元至360元/斤。最便宜的时候,价格也在每斤180元左右,“只要种得出来,也有赚头”。
村支书杨显伦说,村里的竹荪大棚最多时曾达460个,有一年还为村里带来了总计500万元的收入。“2010年前,平均每年的收入不低于200万元。”
然而,从2010年开始,竹荪变得“不好种了”。“竹蛋(即竹荪胚体)还没长起来,就在地里腐烂,200多个大棚颗粒无收。”种植户杨显伦说,当年他的38个大棚也是“血本无归”。期间,村民们将腐烂的竹蛋送农科部门检验,但没查出病因。
村民们说,他们没有培植竹荪种子的技术,都是从外地进购。因此,大家有两种猜测:一是种子有问题,二是怀疑土里“藏着病菌”。“要说是种子有问题,从同一人手中进购的,有的村民栽种没问题,有的就会腐烂。”村民说,因此他们更怀疑后者。
据介绍,自从2010年后,不少村民不敢再种竹荪,大棚缩减至30个。
“解决不了竹蛋感染腐烂的问题,这样衰落下去很可惜!”当地干部和村民表示,他们期望有关部门能找出竹荪的病因,让“竹荪大村”能够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