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宋益胜的父亲自己经营着10个菇房,尽管老宋勤劳诚信、兢兢业业,但由于种植模式简陋,致使种植效益逐年下降。为挽救自家的产业,山东农大毕业的宋益胜毅然辞去了镇政府的“铁饭碗“,先后到荷兰、西班牙等世界先进双孢菇生产国家学习考察,开发了获得“国家新型技术”发明专利的“可控式菇房”生产技术,改变了过去双孢菇生产依靠自然天气,一年一个周期的传统生产模式,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不但使自家的农场“扭亏为盈”,而且带动了当地乃至全国食用菌的发展。
在莘县富邦现代农业示范园,一片银光闪闪的现代菇房里,嗡嗡作响的空调压缩机、空气含氧量显示仪、料温显示仪、菇房室温显示仪等一大排仪表一目了然,菇房自动调温、调湿、通风,除了采菇、上料是人工操作外,其他过程全部是智能化操作,反季节生产。据了解,莘县这种“可控式菇房”已达到1000个,带动周边省市种植面积达500多万平方米,与北京、上海等大型超市实现了农超对接,成为国内反季节双孢菇集散地。而这种“可控式菇房”,是一个叫宋益胜的大学生农场主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