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闫杖子村是全县重点贫困村,全村住着150户人家,700口人。2011年以前,在这个偏僻贫困的小村子,老百姓的收入来源只能靠种地,家里有年轻劳力的都外出打工,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011年开始,村书记带领7户村民试探性地建起了30个蘑菇食用菌大棚,这一试不要紧,由于当年食用菌价格飙升,建棚的7户村民当年就尝到了甜头。眼看着有人搞食用菌项目挣钱了,其他农户也坐不住了。2012年起,大石柱子乡大闫杖子村的村民们在书记的带领下开始忙了起来,大伙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但是,大规模搞食用菌项目,摆在村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用电问题。搞蘑菇食用菌项目用电量比较大,除了日常喷水、照明外,用电量最大的就是冷库,食用菌出棚后,如果在出售前不能及时放入冷库,在几个小时内就会迅速增大,那样的话就卖不出价格。村里的公用变压器容量只有50千伏安,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如果上专用变压器,村里根本拿不出钱来。
宽城供电分公司汤道河供电所长朱立军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分公司领导进行了汇报,分公司领导立即研究决策,特事特办,在资金、设备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紧急调配大容量变压器,为该村公用配电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仅用3天时间,完成变压器增容改造工程的同时,还义务为该村架设低压线路2公里。
“正是因为电力的大力支持,供电所的迅速反应,项目用电问题才这快得到解决,让第一批食用菌赶上了发菌的最好时机”。
“现在我村参与食用菌项目的户数达到130余户,食用菌大棚增加到210个,可年创利润500余万元,我们村已成为了宽城县东部四乡镇农业产业基地中发展食用菌项目的领跑者,是电力兄弟让我们贫困村不再贫困。”村书记刘良兴奋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汤道河供电所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中,始终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三新”发展战略,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三农”上。2012年以来,该所义务为金杖子蔬菜基地、姜杖子蘑菇棚、偏崖子养鸡等办实事10余件次,受到锦旗两面,得到了属地乡镇政府的好评。
该供电所长朱立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要继续贯彻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继续加大对农业项目的帮扶力度,让老百姓得实惠,为宽城东部农业产业区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