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花甲老人的食用菌创业梦


    【发布日期】:2013-05-13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老党,平菇长得咋样了?”5月6日,武陟县小董乡磨庄村农民党丙顺接到一位客户的电话。他笑着对记者说:“这是今天上午我接到的第三个预订电话啦!”
      今年60岁的党丙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自从2005年开始种植白灵菇以来,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如今,已年过花甲的他仍要继续他的“创业梦”。
      党丙顺以前在武陟县打井队上班,2005年退休后,看到老家村民种植白灵菇效益不错,党丙顺觉得自己也应该尝试一把,最初家人都反对。“50多岁的人了还折腾啥?还想成为百万富翁吗?”老伴儿柴腊霞这样嘟囔他。
      被泼了冷水,党丙顺的创业激情却丝毫没有减退。他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自家院里搞“试验田”。年底一算账,一个棚居然赚了4万多元。有了这“第一桶金”,家人们也加入了他的“创业团队”,党丙顺的干劲儿更大了。第二年,他筹资60余万元,建造了21个大棚,全部种上了白灵菇。由于肯钻研,党丙顺很快就掌握了白灵菇的整套种植技术,当年白灵菇也获得了丰收。
      党丙顺告诉记者,白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只要掌握好通风、透光、湿度、温度四大要素,收成不是问题。而且投资小、见效快、附加值高。“尤其是前几年,种植白灵菇的人少,郑州、焦作甚至广州的客商都找上门来收购。就是现在,俺也不愁销售,在家门口就把东西卖了。”党丙顺的媳妇柴腊霞笑着说。截至今年,老党已经建起菇棚35个,年收入在110万元以上。
      2008年,村里成立了裕丰菇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党丙顺任理事长。磨庄村种植白灵菇的规模也逐年扩大,目前已经形成了“家家有棚,户户种菇”的局面,辐射带动周边十几个村种植白灵菇。而党丙顺的创业梦还在继续。“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农村土地合理流转,这对我们菇农来说就像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我准备带领合作社成员发展多元化种植,除白灵菇外,平菇、香菇黑木耳都要种植;此外,我们还准备建罐头厂,发展菇类深加工,打造出品牌。”党丙顺自信地说。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