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用菌类来煲汤,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目前,在高密市食用菌种培养越来越多,但是市场上仍旧是供不应求,记者从高密市食用菌协会了解到,去年,高密市食用菌总产量突破5.5万吨,总产值达4.3亿元。目前,全市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中极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和富民产业,为广大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一天产出2000斤蘑菇
据了解,高密市的食用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近几年,高密市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国内外食用菌市场前景看好的良好机遇,围绕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打造全国先进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这一目标,在学习借鉴福建莆田等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该市气候条件适宜、生态环境优越、菌用原料丰富等有利条件,通过调整优化菌类结构、强化生产管理、引进名优品种、推广先进技术,使该市食用菌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高密市畅想食用菌种植基地,记者见到了一间间的蘑菇生产大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之前做蔬菜储藏,市场不稳定,考察以后,发现香菇在高密市场没有成熟技术,于是通过自己引进品种进行钻研,生产出了特色的香菇产品。2012年出口韩国,品种是808品种,一天出2000斤左右,一般烟台、威海、青岛过来拉。因为蘑菇都出口或者卖到外地,本地人还吃不到,现在仍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扩大规模。”记者从高密市食用菌协会了解到,高密市食用菌总产量突破5.5万吨,总产值达4.3亿元。
加入合作社共同致富
为了带动当地共同致富,在每个蘑菇种植基地都会成立合作社,一方面扩大规模,同时带动当地老少爷们共同走上致富路。咸家工业区种植蘑菇的徐学好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十几个户跟着我们种蘑菇,通过从我们这里统一种植,统一原料,统一销售,都有保障,组成合作社以后价格也能要上去,单打独斗往往把价格降下来了,这样既提高了价格又维护了合作社社员的利益。”
近几年,高密市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打造特色农业的突破口,大力提升金针菇、杏鲍菇、黑木耳、香菇、平菇等主导品种的规划与效益,加快发展虫草、灵芝等稀有食用菌品种。另外,不断创新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坚持立足实际,追求实效,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工厂化生产为重点,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采取政策引导、典型引路、科技支撑等措施,构建起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政府引导+村委组织+农户种植”等一系列模式,从而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建立29家食用菌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目前,高密市已培育发展起了惠德、畅想、保益、鸿基等 29家食用菌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目前,惠和食用菌产业园、大牟家秀珍菇示范园、林下食用菌示范园等现代食用菌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并带动1万多名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