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桑树枝变废为宝 捎带活儿二次收益


    【发布日期】:2013-06-06  【来源】:半岛都市报
    【核心提示】:近日记者获悉,在河头店镇岚子村的桑蚕基地,蚕农们却将废弃的桑树枝变废为宝,培育出价格不菲的黑木耳,一斤就能卖150元,并且管理和采收黑木耳,蚕农感言简直是“捎带着干的活儿”,今年将有望获得可观的二次收益。
     
    王仁波右和他培育的桑枝木耳。  记者 孙澳丽

     
      据了解,在一些种桑养蚕专业村,为了使蚕吃到更多更好的桑叶,桑园每年要剪枝两次,可是每年剪下来的废桑枝条不是当柴火烧掉,就是烂在田头地边,甚至还会影响村里的环境卫生。然而,近日记者获悉,在河头店镇岚子村的桑蚕基地,蚕农们却将废弃的桑树枝变废为宝,培育出价格不菲的黑木耳,一斤就能卖150元,并且管理和采收黑木耳,蚕农感言简直是“捎带着干的活儿”,今年将有望获得可观的二次收益。
     
      桑树枝变废为宝
      5月31日,走进河头店镇岚子村的桑蚕基地,青岛客商正以每斤150元的价格订购蚕农王仁波的“宝贝”,是什么“宝贝”能让他有如此大的收益?对此,王大哥为大伙儿解答了疑惑 ,他介绍说这些“宝贝”就是价格不菲的黑木耳 。“往年桑园剪下来的废桑树枝不是当柴火烧掉了,就是烂在了田头地边,甚至还会影响到村里的环境卫生,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可是现在我们用它培育出了价格不菲的黑木耳 ,确实算得上一个增收的好"宝贝"。”王仁波一边走着,一边喜滋滋地算了一笔账:今年利用粉碎后的桑枝条制菌(袋)棒3000支。成本每支菌(袋)棒2.5元,其中2500多支产耳已收割黑木耳 200余斤,收入30000余元,除去成本将纯赚近2.5万元。
      据王仁波介绍,他种植培育这些价格不菲的桑枝木耳已经有四个年头了,他不仅经常去东北、沂水、平度学习经验,而且现在用粉碎的干桑枝条做基料试种木耳很成功。今年年初,王仁波又专门到吉林进行了参观学习,并且在当地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除了详细了解了生产设备以及工艺流程之外,他还亲自实践,并在返程的时候,随身带回了“乌龙9号”黑木耳菌种进行试种植,而照目前的管理和采收情况来看,今年的桑枝木耳收成将会相当不错。
     
      “捎带着干的活儿”
      “看,这就是桑枝木耳,这两天天好,马上就要采收了。”一走到食用菌生产区内,王仁波拿起一个菌棒介绍说。刚刚割完黑木耳的菌袋仍然堆码整齐,空气中透着淡淡清香,与普通的食用菌生产区并无二样。据王仁波介绍,采用桑枝条制菌(袋)棒,虽然前期有粉碎、配料、高温灭菌、打孔等近10个环节,但是除了一两道工序需要增加人手外,其他的环节都很简单,后期的管理更是省力。“要不是今年开春气温较低,到现在生产300斤木耳绝对不成问题。”王仁波笑着说道。平日里,他和老伴把主要精力放在打理10亩桑园、采桑喂蚕上,而管理和采收黑木耳 ,他感言:简直就是“捎带着干的活儿”。
      据了解,岚子村是一个有种桑养蚕十多年历史的专业村 ,近200户的人家种植桑园面积300余亩,为了使蚕吃到更多更好的桑叶,桑园每年要剪枝两次,每年剪下来的废桑枝条约250吨。“早些年,这些桑枝条都是当柴火烧掉,现在,有了液化气灶和电饭锅,废桑枝只能堆在房前屋后或田间地头任其腐烂,既污染环境,还有碍观瞻。却不知,废弃的桑枝竟可以为蚕农带来可观的二次收益。”岚子村食用菌合作社社长、村党支部书记王青安说,“桑枝条中含有一种桑树植物特有的天然生物碱,含有丰富的多酚与黄酮类物质。而以桑枝屑为基质栽培的木耳,俗称"桑耳",被称为黑木耳中的极品,营养价值十分丰富。而利用桑枝资源生产食用菌,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一项很有前景的特色农业。”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