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好,现在干嘛呢?”
工人:“接种子呢。”
记者:“这算是你们第几道工序?”
工人:“他们那是第一道工序,我们这是第二道工序。”
记者:“现在收入怎么样?”
工人:“基本工资一千五,休息了就不给。”
记者:“感觉来这个场子,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工人:“就是在一块吗,人多挺高兴,干点活也高兴,离家也近,好管着孩子。”
仓库,冷库,车间,实验室一应俱全,去年成立的聚盛园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占地105亩,是宽城县目前唯一一家专业种植杏鲍菇和食用菌新品种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一期投资3850万元,每天能生产5吨的杏鲍菇。公司总经理董德林带我们参观了杏鲍菇的整个生产线,从原料装袋,杀菌、接种、育菇、再到冷库,够一车就发往京津市场,“每一个菇房都是一台空调,一年365天天天生产,这个实际上是高效的现代农业,把有限的土地给利用起来。”
双洞子村有个铁矿,已经开采了十几年,铁矿资源逐渐枯竭,预计不到10年就开采完了。村里青壮年以前在矿上打工,铁矿采完了,村民的就业都成了问题。村支部书记刘元国以前也在外地铁矿打工,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资源不能再生,越开采越少,将来老百姓这块,你有铁矿,你上班去,假如铁矿没有了,你怎么做,你还得生活吗。”
聚盛源食用菌种植公司的董事长彭宝礼就是土生土长的双洞子村人,以前是一位开铁矿的老板,在辽宁开过几年矿,每年回家乡,看到家乡还很贫困,于是萌发了带动家乡人民致富的念头。
公司董事长彭宝礼:“一人富不叫富,再加上自己是本村人,看到家乡还是贫困村,也考虑这方面,想把家乡带动富裕起来。”
聚盛源食用菌种植公司一开始起点就很高,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村里半个月就完成了土地流转。一期工程进展顺利,不到一年的时间,产值就达到了一个亿。二期也正在谋划当中,计划投资5000多万元,投产后预计日产杏鲍菇15吨,并可研制可发一条日可生产2吨的栗蘑的生产线,能解决300多人就业。
记者:“没这个厂子之前都干点啥啊?”
商玉霞:“都在家呆着,打麻将呗,种点地或者外出打工,去饭店干点啥呢,村里有八九十人,去年有一百多人在这上班。”
村里有了高科技的企业,他们没有停步,又开始谋划村里的发展大计。
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国:“现在我们初步是这样想的,工厂化的杏鲍菇就出一茬,产生了大量的废菌棒,我们打算利用废菌棒来二次育菇,带动农户啊家家户户都把资源利用起来,还减少废物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