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种菇须防蘑菇肺


    【发布日期】:2005-07-26  【来源】:中国食用菌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国从事蘑菇生产的农民不断增加,蘑菇肺也随之成为农民最常见的疾病。蘑菇成熟后会产生孢子

    近年来,我国从事蘑菇生产的农民不断增加,蘑菇肺也随之成为农民最常见的疾病。
         蘑菇成熟后会产生孢子,随菌伞开张而弹射出来,数量极大,每立方米空气中孢子浓度可达10万20万粒。在适当的光线角度下观察,可以看到孢子像烟雾样扩散。吸入大量蘑菇孢子可引起复杂的变应性反应,最终引起蘑菇肺(全称为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知菌孢有抗原性,可激活肺巨噬细胞功能,白介素呈持续高水平。
         初次接触蘑菇孢子,人们通常不会感觉不适。发病前均有长短不同的致敏期,一般为13个月。此后,在蘑菇成熟期大量孢子释放时吸入较大量孢子,即可急性发病。主要症状为咽痒、骤然剧咳、咯出大量白色黏痰(很快转为黄色黏痰,也有的呈豆渣样),多伴有胸闷、胸痛、气急,还可有发热、畏寒、关节酸痛、头痛、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有些人还有腹痛腹泻。一般抗炎治疗无效。但有脱离接触则症状很快好转的突出特点。
        
         蘑菇肺重在预防:
         1、菇房的建筑一定要规范合理,如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的调节设备,以控制菌孢浓度。
         2、喷雾洒水,可直接喷洒在蘑菇上,既减少蘑菇孢子散发,又可供给蘑菇生长需要的水分。
         3、栽培和采摘蘑菇时一定要戴上口罩,以减少真菌孢子吸入,劳动时间不要过长。
         4、掌握采摘时机,最好选在蘑菇生长不太大、在大量菌孢弹射前。采摘后要妥善集中安放并洒水,阻止孢子散发。
         5、一旦出现头痛、胸闷、发热、气喘、咳嗽、咯痰,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并主动向医生介绍自己的职业。
         6、反复发作和久治不愈者,应调离种植蘑菇行业,以防病情恶化,引起肺间质组织纤维化。
         (来源:南京晨报)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