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仙居县绿沃达食用菌合作社利用竹屑成功栽培出了竹荪。
利用毛竹下脚料设施化栽培竹荪,不仅能变废为宝,实现废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竹荪质量和产出率,还有利于提高种植效益,增加菇农收入。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近日,记者在横溪镇的仙居县绿沃达食用菌合作社基地里看到一派繁忙景象,社员们正在标准大棚里将破蕾长出的竹荪进行采收。
合作社理事长杨冬告诉记者,现在采收的全部是种用竹屑栽培的竹荪,长势也非常好,按今年的情况来看,他种植的50多亩竹荪基本可以达到高产栽培的目标。
杨冬告诉记者,竹荪每亩年产值3至4万元,市场行情好时更高,经济效益比较好,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门路。明年他打算逐渐向周边农民推广,帮助大家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