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0451_155911](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307/13/08-58-56-70-8548.jpg)
昨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那顺孟和深入武川县,就新农村建设进行专题调研,要求武川县要借新农村建设东风,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新农村建设,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把武川县建设成为食用菌大县、草业大县、养羊大县。
今年以来,武川县抓住自治区、呼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重点发展了设施农业、设施畜禽养殖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农村建设项目,新农村建设正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
调研中,那顺孟和实地考察了解了耗赖山乡耗赖山村新农村建设综合项目中的食用菌大棚、新农村示范村、育肥牛羊等建设项目和耗赖山乡圪顶盖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展、工程进度等情况,听取了有关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对耗赖山村、圪顶盖村新农村建设给予了肯定。那顺孟和说,新农村建设中,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扶贫开发必须走专业化、市场化的道路,让项目带动当地农民致富,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看到家中暖气、太阳能热水器、厨房、厕所等配套齐全的新住宅,那顺孟和要求相关部门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速度。
在蒙草抗旱万亩草业建设项目区内,一行行已经出土的嫩草随风摇摆,十分喜人。那顺孟和了解到,今年武川县引进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圪顶盖村投资建设万亩草业项目,蒙草抗旱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拟在圪顶盖村的旱坡地种草4500亩,现已完成种植2000多亩,同时还开工建设了用于育种的4栋4000平方米的日光玻璃温室大棚。对于武川县发展草业的设想和措施,那顺孟和给予了充分肯定。
调研中那顺孟和指出,武川县每个新农村建设项目都应该像耗赖山村、圪顶盖村一样,天天都有新变化,在设施农业建设的同时,武川县还有大面积靠天吃饭的耕地,仅圪顶盖村就有3万亩,这些耕地再不能走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的粗放经营的老路子。这不是首府农业,首府农业就是要成为现代农业高效农业,武川县不要浪费一寸土地,要把3万亩旱地退耕还草,把种草和养羊结合起来,这样即有了生态效益,也有了经济效益。退耕还草也要实行市场化、公司化经营,通过公司化、产业化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因为农民靠几亩地只能解决温饱,解决不了致富,只有走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的道路,才能实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
那顺孟和强调,在目前经济转型过程中,很多产业都处于过剩状态,而食用菌、肉羊、草业发展却前景光明。武川县的气候十分适合食用菌生长,食用菌项目风险小,可新鲜出售也可晾干储存,不存在一时卖不掉腐烂等问题。武川县食用菌生产可以以圪顶盖村为大本营向全县推广。另外,有好草才能产好奶,目前伊利、蒙牛的牧草很多需要进口,所以草业发展空间广阔,同时,肉羊市场需求也十分旺盛。因此,武川县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把武川县建设成为食用菌大县、草业大县、养羊大县。
那顺孟和还就成立草业公司、建立公司章程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市领导刘文玉、奇巴图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