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全国最大野生菌市场突然“死亡” 4市场愿做接盘者


    【发布日期】:2005-08-04  【来源】:中国食用菌
    【核心提示】:7月11日,本地媒体记录的昆明吴井路野生菌市场红火的交易景象,将可能成为历史。7月29日,该市

    7月11日,本地媒体记录的昆明吴井路野生菌市场红火的交易景象,将可能成为历史。
         7月29日,该市场突然传出将关门的消息。
         远在元江的云南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李忠义听到此消息后说,“我很伤心。”现状:门可罗雀
         昨天,记者在该市场看到,市场大门旁两张通告很醒目,一通告上写:昆明吴井野生菌批发市场拆除工作于6月10日―30日完成,7月1日―10日退还商户租金,从6月1日起请各位商户停止交易,各自另寻新的经营场所。另一张“中国云南昆明野生菌处搬迁通告”上简单陈述了市场关门的原因:因国家征用土地,故此市场要拆迁。
         市场内已门可罗雀,只有四五家商户还在开门;虽有10多个卖菌的小地摊,但买者寥寥。
         一位姓罗的商户描述了昔日红火的景象:每天凌晨1点多,陆陆续续的批发商就带着来自云南各市县的野生菌进入市场,到凌晨4点多,固定商户加上摆零摊的,共有300多家批发商在市场内交易。凌晨5点多,是交易高峰,3000多名来自省内外的经销商云集于此,采购云南的野生菌。据批发市场负责人介绍,在旺季,市场每天交易量可达40吨,销售额逾百万元。原因:众说纷纭
         全国最大的野生菌市场,为何在经营红火时突然关张,记者听到的是不同版本的说法。
         是国家征用土地而关闭市场?对此,大多数在场经营户给予否认,但也不愿具体透露原因,而是以“不清楚”作答。但一位经营户说,是管理者内部另有打算。
         市场经营单位――吴井社区居委会给出原因:野生菌属季节性产品,部分经营户仅在野生菌上市季节进场经营,市场的有效利用率不高。而且,这个市场只有8亩多,已无法再扩展,这已不适应日益发展的野生菌产业发展的需要。产业:需要市场
         李忠义谈起市场要撤一事显得很激动。他告诉记者,云南野生菌资源丰富,但多年来都是以“小背篓、路边摊”的方式交易,协会一直在争取成立一个专业市场。去年市场成立时,协会帮助其招商,并寄予厚望。
         李忠义认为,建立专业食用菌交易场所,才可以对整个市场的产品质量、交易价格、交易行为进行规范,才能使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民保护野生菌产地环境的意识,提高其生产人工菌的积极性;有了专业市场,才能以规模吸引外地客商,提高云南食用菌的知名度,扩大产业影响力,促进产业发展。省外,一个大型市场拉动一个产业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像河南等地食用菌交易市场最大的已达500亩,而我们这个不到10亩的小市场却被撤了,真让人伤心。
         李忠义坦言,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站出来扶上一把。进展:已有接盘者
         就在市场内商户正在为何去何从而发愁之时,记者昨天在采访中看到,已有4家市场愿意接盘,将这些卖菌商户收纳入自己的市场中。
         其中两家市场一个是由云南省瓜果蔬菜菌产销会牵头,一家钢铁企业投资的长村市场;一家是以经营花卉为主的云南木水花旅游文化城。两家都看好食用菌这个专业市场,长村市场将拿出约15亩地经营野生菌,并将引进干片加工、速冻、盐渍等企业,让市场的功能更加完备。云南木水花旅游文化城可拿出30多亩土地进行野生菌专业市场。昆明吴井野生菌批发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谁来接盘,他们都会很好配合安置好商户。
         张敏 吴洁 李萍(春城晚报)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