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307/15/09-30-52-38-8548.jpg)
谢球太出生于月湖区童家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考上大学,过上城里人的好日子。但梦想与现实却是两回事。1995年,谢球太读高中时,因家中条件不好,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
2010年初,谢球太放弃经营了5年的收割机,在鹰潭市步行街开了一家冷饮店,并经营烧烤。他想,虽然现在冷饮店生意也不错,但毕竟只是小本生意,虽然能维持生计,但总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事业,心中不踏实。认为回乡搞食用菌培植,一定是个很好的创业门道。
心动不如行动,谢球太开始到处打听相关的信息。到浙江、山东等地实地考察了解食用菌的进货渠道、培植方法、管理方式。考察中他发现,在江浙农村,种植食用菌十分普遍,都是大规模大面积种植,而且销路很好,是个值得投入的创业好项目。
于是,谢球太通过朋友介绍,到安徽一家企业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到现代人讲究养生,食用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香菇木耳日逐渐成为市民饭桌上的宠儿,市场前景很广阔。多方的学习和考察,坚定了谢球太投资项目的决心,他有信心大干一场。可是家人却一致反对,妻子说他是死心眼,放着好好的冷饮店不做,何苦要冒这个险呢?万一亏了怎么办?他们的话都有道理,但谢球太更相信自己看到的、学到的,相信自己的眼光。他决定再苦再累都坚持到底,不做出成绩决不罢休。
2010年12月,谢球太到外省去采购香菇菌种,当时自己对货运不熟悉,让司机多装了不少菌种。结果,当天晚上在路过武夷山时,被检查站查出超载,车子被扣押了。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按照规定,要等到第2天下午才能出具检查报告,放行货车。谢球太心里十分焦急,因为时间长了,菌种闷热很容易变质,这一车的货就只有扔掉了,那损失就大了。山里天寒地冻,谢球太却急得头上冒汗。当工作人员得知我为了创业付出的努力,他们没有拖延,连夜加班出具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对超载进行了处罚。凌晨,车子就放行了。
2011年5月份,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扶下,谢球太投入130万元,建厂房、购设备,高薪聘请资深技术人员,很快栽种了10万袋香菇菌种,而且逐步探索和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两个月后,木屑上长出了匀称的“香菇朵”。由于生长条件适宜、技术管理到位,香菇很受福建、浙江和本地市场的欢迎。乡亲们看见种蘑菇有钱赚,也跟着一起种植。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目光,谢球太组织村民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并建立了100多亩面积的生产基地,年产干香菇10多吨,干木耳20多吨,产值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