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院士长期从事真菌学及植物病理学研究,在菌类资源发掘、保育及其工程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先后发现并命名了10多个粘菌新种,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粘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也是我国第一个对粘菌属、科、目级进行系统分类的学者。
李玉院士能够在寿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立院士研发基地,不仅是对寿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工作的高度肯定,也必将引领寿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食用菌研发方面更上一个台阶。6月30日,钟祥市寿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陈斌介绍,钟祥市寿乡食用菌合作社最早成立于2003年,当时使用的名称为钟祥市食用菌协会,是由钟祥市张集镇的食用菌生产大户、技术能手、流通大户自愿组成的一个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该合作社2012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陈斌告诉本报记者,张集镇是一个山林资源丰富的山区乡镇,种植食用菌的历史较为悠久,也因此几乎砍光当地的山村资源。
“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原来利用木材种植食用菌的传统种植模式。成立院士研发基地,目的就是想通过专家的研究,找到种植食用菌木材的替代品。”陈斌对本报记者说。为此,合作社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院士实验楼和2.5万平方米的食用菌试验基地,重点开发草腐菌品种、袋栽黑木耳、驯化野生食用菌和食用菌保健食品(行情 专区)。
公开资料显示,寿乡食用菌合作社现有社员512人,入社农户4000余户,注册了产品商标,并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是湖北省第一家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的食用菌产品95%以上出口。今年1—4月,实现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预计全年创汇3000万美元的目标可望突破。”陈斌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