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307/24/08-56-17-65-8548.jpg)
2013年7月16日,福建省清流县农业局副局长叶佑平带领县经作站技术人员在长校镇分管农业的苏副书记和农技人员刘远飘的陪同下,到长校镇东山村食用菌基地开展香菇出菇技术指导工作。农业技术人员就香菇出菇、管理的俩个方面做出指导:一是控制菇棚内合适的温度;二是结合补水进行催蕾。
1、控制温度。要注意气温高时及时通风降温,早熟香菇(808)棚内温度控制在18℃~25℃之间最好,一般让大棚半敞半闭,温度过高时,大棚两边敞开,温度偏低应减少遮阴物盖严薄膜。菌棒出菇期间如温度低应及时喷水,增加温度。反之,应少喷或不喷水,加强通风。
2、香菇补水催蕾是出菇的一项重要工作,与其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甚至可影响其能否正常出菇,应注意以下几点。
(1)脱袋菇的补水,香菇脱袋后,在下午气温下降时,及时打水补水,水量要足,时间要稍长。
(2)一批菇出后,菌棒应有一段时间休息(约7~10天),这期间停止补水,待采菇部位菌丝发白并且菌棒重量变轻至制作时的80%时(菌棒重量在2.1斤左右),才进行注水。
(3)一般第一次补水菌棒重应3.6-4.0斤左右,不宜过多,以后每次酌减。
(4)补水时应选择该品种的适应温度,大雨天不能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