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基地看到,很多女工在拣茶树菇。一名女工说,现在大棚里的温度高,茶树菇生长很慢,有时一天只能拣几百斤。
“旺季时一天能摘5万多斤。”黄洪江说,每年2月、4月、8月茶树菇产量都很多,每斤多则能卖七八元,少则卖四五元。
但每到旺季,基地就闹用工荒。现在,基地工人共170多人,远不能满足用工需求,他保守估计至少需要工人280人。
“一家人都来上班的很多。”黄洪江说,一般工人,每月能拿到1800元左右的工资。
黄洪江说,政府补贴了200多万,令他很意外。补贴无疑弥补了投资上的资金缺口。
目前,黄洪江投产了160多亩地,每年要支付17万土地流转费。去年,每亩盈利超过10万元。他现在正在想办法融资,准备再建80亩基地,种植茶树菇、鸡腿菇。
“到那时,能占领永川30%的市场。”黄洪江说。
离黄洪江基地不远,另一个食用菌基地正在赶工建设,预计到8月份投产。老板老廖说,他还要让农户一起养菌包,已联系好两个大户,利用自家闲置空房,能养80多万个。
“菌包都培养好,农户直接搬回去管理,等菇长成熟,再卖给我。”老廖说,如果市场收购价高于他的出价,农户也可自行处理。
老廖想建个盐渍池,如果市场行情不好,就把货屯起来,等行情好了再出手。“这样可以抗市场风险。”老廖说。
按规划,未来五间镇食用菌基地将达2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