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一大早,李群珍就来到菇棚里采收香菇,次日这批香菇就发往厦门。她种植反季节香菇,敲打菇筒,可以提前出菇,而且个头均匀,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李群珍43岁,清流县长校镇河排村东山组农民,独生子女户。2002年,她在镇里5万元计生贷款的扶持下,种起了香菇。
李群珍种的是夏秋季反季节香菇,这种香菇种植关键在于控制温湿度,超过30℃,容易造成烂袋,血本无归;温度过低,香菇又长不出来。李群珍和丈夫慢慢摸索,采取双层隔膜遮阳、深沟过水等方式,保证了菇棚内的温湿度。每年,1万多个菇筒能为他们带来近10万元收益。
反季节香菇长菇期在6月到11月间,一般情况下,可出4—5批菇。卖菇时,李群珍和丈夫发现,香菇市场价格不稳定,高时可达每斤5元,低时只有2元左右,价格相差一倍多。
能不能找到一个办法,自主调节长菇时间,尽最大可能使香菇在价格高时上市,让种菇效益最大化?李群珍和丈夫琢磨起来。
一次,李群珍从专业人士口中得知,反季节香菇经过针刺、敲打等方式,可以调节香菇生长时间,长出的菇大小更加均匀。
原来,菌筒经过敲打,菌皮受震压产生裂纹,使菌筒内部空气流通,有利于内部菌丝受到刺激加快形成原基,有效刺激香菇生长。一般来说,菇筒经过敲打后,两天后就能提前长出一批香菇,一个星期后就可以采摘上市。
经过试验,李群珍发现,敲打菇筒也有学问,敲打时,必须掌握好力度。打重了,菇筒过于疏松,过度刺激菌种,会导致香菇大爆发,太多太密,挨挨挤挤,个子长不大。打轻了,菇筒没有震松,出菇不多。
种菇多年,李群珍早就学会观测市场风向。市场行情好时,她就会提前一个星期,挨个地敲打菇筒,待得经销商电话过来,她早已准备好香菇,随时发货。“挨打”的香菇长得好,让李群珍走在市场的前面。现在,她每年种菇都比以前多卖近万元。2008年,李群珍盖了一幢小洋楼,一家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原标题:李群珍: 挨“打”的香菇更值钱邓文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