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重构的价值
“危”中往往蕴藏着“机”。其实,业界已经开始反思“松茸的价值为何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应该如何重新体现松茸的价值?”
“我们不能再停留在没有附加值的简单搬运阶段,”在松茸深加工方面走在业界前沿的云南茂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晓戈说,“我们应该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出好吃、好用的深加工产品。”
黄晓戈认为,松茸的纯天然性是它的“标签”,如果能在选材、工艺等方面制定相应标准,加大对设备、研发和市场拓展的投入,推出适合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产品,松茸的前途将不可限量。在此,黄晓戈多次强调了“松茸产品”,是要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这方面,韩国有成功先例。其通过加强对松茸的深加工,原料型出口的比例从100%降低到了15%,在减小对出口依赖的同时,反而增加了原料进口,整个产业产值大幅提高。
据了解,云南茂昽目前拥有中国西南地区最先进的液氮喷淋速冻、减压气调保鲜生产线,并率先建立了从原产地收购、运输、深加工到出口的一条龙冷链体系,在业界率先建立生产标准,拥有“保鲜保质负压冷藏气调技术+FD冻干技术+低温萃取技术”提供全闭合产品线,运用世界领先的低温冷冻干燥技术(FD),100%保证松茸细胞完整性,保持了鲜野生松茸原有的风味与营养成分,将松茸的保存时长延长了3倍,达到了直接食用级、直接泡饮级。
依托技术升级,云南茂昽将松茸打造为美味、安全、放心的高端植物养生食品,出击国内高端餐饮和礼品市场,成为国内知名航空公司的机供专品,通过在国内各大城市开设专卖店,获得广泛好评。今年6月,茂昽松茸在金格设专柜,将松茸带入高档商圈。近期,云南茂昽又开始试水电子商务,通过中国松茸交易网入驻中国网库单品网交易平台,将松茸推向全国市场。
一系列的突破让黄晓戈对未来信心满满,他认为目前是松茸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只要着力建立好产品标准,企业苦练内功,打造好知名品牌,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今后可以做到不再看出口的“脸色”。
对此,庄宁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说,“松茸曾经两次上过国宴,拓展国内市场有很好的基础。现在,市场正好逼着我们找回国内市场,把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都抓起来,建立标准,紧抓食品安全,打造品牌形象,重塑松茸的价值。”据介绍,云南凯云目前已经开始在开拓国内市场,而且成效喜人,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深圳等市场的销售额都在翻倍的增长。
从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办公室和云南省国际商会松茸分会获悉,目前,云南松茸的行业标准正在着手制定中,今年将全面落实《云南省“十二五”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食用菌品牌建设,努力提升云南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提升食用菌现代化加工能力和水平。
(原标题:云南松茸 不能只“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