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食用菌,走特色农业路子,一没资金,二没经验,特别是没技术,这又谈何容易?可他硬是凭着苦钻苦干的劲头,自己带头先干。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他向上级组织和父老乡亲们立下了“亏了自己扛,赚了就推广”的军令状。从1995年开始,他先后自费到河南泌阳、西峡以及浙江等地学习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同时又跟安徽人跑市场搞推销。几番学艺归来,他迫不及待的立即着手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首次生产就获得成功,全村群众欢欣鼓舞,都跟他走上了发展食用菌的路子,那一年春节,听着村里乡亲们家家想起欢快的鞭炮声,坚强的老黄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02年秋天,当老黄长途跋涉,将满满一大车香菇、木耳运到温州时,却由于包装粗糙等问题,价格大打折扣,使他损失惨重。返回途中,黄广金陷入痛苦的思考。
痛定思痛。经过认真的思索,他发现只有把成品香菇、木耳分级筛选提纯再次加工,用精美礼盒进行商品包装,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从温州回来后,他亲自下河南购回抽干机20台,电烤炉8台,引进日本黑纱覆盖技术,改变传统的烘烤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又邀请县上工艺美术师,精心设计了包装盒,开始批量生产。当一盒盒精美的香菇、木耳礼品盒整齐地堆放在仓库里时,他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经过加工包装的香菇木耳,一推向市场就迅速火了。
2003年3月,黄广金说服西安海星超市负责人,把他的产品摆上货架。没过多久,一位远在新疆伊犁做进出口贸易公司的负责人,专程赶到洛南乡下找到他,详细咨询生产和销售情况,并当下与他签订了收购60吨优质香菇的合同。从此,小小山乡的农副产品走进了国际市场,远销至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好事接二连三,让黄广金始料不及。各乡各镇交售食用菌和中药材的群众蜂拥而来,订购食用菌的客商络绎不绝。北京金贵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德威治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相继与他签订常年营销合同。很快,他的产品在广州、深圳、温州、重庆等大中型城市闪亮登场。2003年10月18日,从日本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日本雷藤公司愿与广金签订长期购销合同。
这一连串的喜讯,激起了黄广金对食用菌开发的雄心壮志,凭着执著坚守、吃苦耐劳,他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事业长足发展,干劲十足的他和他的食用菌产品声名日益远播。目前,他的企业吸引周围群众126户327人,年产值400万元,上缴税金12万,激活了一方经济,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2013年,老黄又启动了“高耀镇食用菌示范镇”建设项目,将利用高耀群众对食用菌生产的传统习惯和技术优势,大力开发食用菌生产。在高耀镇的双关村,他投资150万元创办食用菌全自动生产线。这一生产线的建成,原来的农民变为合作社的工人,在保证质量和提高收入上实现双赢,使食用菌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随着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社员逐渐变为工人,在金土地上共同发展,共同致富。